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05-6-29)沙洲上,遍地是巴掌大小的河蚌殼。河蚌的肉已經被挖走,陽光下,空氣中發出一股難聞的腥臭味……
渾河沙洲邊,人們拿著鐵篩網,挖起河泥,用河水沖掉河泥后,就會看到篩網上留下一個個河蚌和田螺。
記者在渾河長青橋上游發現,繼渾河禁漁之后,渾河中的河蚌、田螺又成了人們瘋狂盜捕的對象,渾河生態資源繼續被大肆破壞。作為人類寄生蟲主要寄主的河蚌、田螺一旦走上餐桌,將對沈城市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當日上午9時30分許,記者驅車趕到長青橋上游約2公里處的渾河北岸。不遠處河中央的沙洲上,4個男子正在撒網捕魚。一個正在河邊釣魚的老人告訴記者,捉田螺的人都在沙洲南面,由于有沙洲擋著,在北岸根本看不到。
記者下到河岸邊,涉過一段六七米寬、深約尺余的河水,登上了河中的一座沙洲,在茂密的蒿草中,一路摸索到沙洲的最南端,捉田螺者的身影出現在記者的視野中。
對岸的沙洲邊,七八名男子手持鐵篩網,不時挖起河泥,然后再用河水沖刷,最后將篩網上剩下的田螺倒進隨身攜帶的口袋中。
稍遠處,一個劃著皮筏子的男子也在捉田螺。巴掌大河蚌遍河邊在記者駐足的沙洲上,遍地是巴掌大小的河蚌殼。河蚌的肉已經被挖走,陽光下,空氣中發出一股難聞的腥臭味。在沙洲的另一頭,有人正在涉水捕捉河蚌。在返回河北岸時,記者遇見幾個女孩子,抬著一大口袋河蚌正在往回走,一個女孩告訴記者,她們是附近的居民,捉河蚌是為了回去砸碎了喂雞。不過,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大多數人在這里捉田螺、河蚌是為了賣錢。一位釣魚者告訴記者:“那些捉田螺的一大早就來,一般干到下午3點收攤,捉的田螺送到市場上,晚上那些露天燒烤攤上,這些田螺挺受歡迎。”
渾河河蚌田螺吃不得
沈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田副站長告訴記者,河蚌、田螺等都屬于受保護的淡水漁業資源,是嚴禁捕捉的,過度捕捉將對渾河的漁業資源造成危害。其次,渾河上的河蚌、田螺不宜食用。渾河水質目前仍有污染,而且河蚌、田螺都是大量寄生蟲的寄生主,人類食用很容易引發各種傳染病。田副站長同時表示,作為負責渾河管理的漁政部門,他們將在近期加大管理力度,以杜絕在渾河中捕捉田螺、河蚌等危害漁業資源的行為。(沈陽晚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