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汕頭特區晚報資訊:首屆生物入侵國際大會正在福州舉行,生物入侵和防治再次引起社會的關注。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我市的江河、農田、水溝等地方,常可見“革命草”、“福壽螺”等外來生物。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和快速的繁殖速度也侵蝕著水稻、蔬菜等農作物及其他植物的健康。多年來,我市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對這些外來生物進行“綜合治理”,而利用水浮蓮生料栽培平菇試驗成功,為泛濫成災的水浮蓮廢物綜合利用開辟了新途徑。
“水浮蓮”栽培平菇
水浮蓮在水中瘋長,形成成片的“綠地毯”,纏繞、堵塞、污染水面,一直侵蝕著水體的健康。這不僅在練江多處可見,一些農田周圍的水溝也有其蹤影。據了解,“水浮蓮”別名水葫蘆 ,學名鳳眼蓮,是一種原產于南美洲的水生植物,自進入我國以來,一直就在江河湖泊等水體中瘋長,它不僅堵塞河道阻礙通航,而且還影響水質,造成水體發黑發臭,導致大量水生動植物的死亡。
2005年,澄海農科所利用水浮蓮生料栽培平菇試驗獲得成功。該技術將水浮蓮打撈曬干,用石灰水處理2天后洗凈瀝干,隔天便可進行開放式栽培,25天左右就能出菇。試驗表明,每10公斤干料能生產鮮菇7~8公斤,產量與以往用稻草栽培的產量接近。
“福壽螺”成鮮活餌料
“福壽螺”的繁殖速度和生命力也同樣驚人。上個世紀80年代初,原產于美洲的福壽螺剛被引進的時候,曾被人們視為一種很好的養殖項目而在我國迅速推廣,但后來由于養殖數量太多、市場銷路有限,養殖戶們又紛紛把它丟棄,致使這種生物在野外大量繁殖,而它又喜歡啃食水稻及其它的農作物,造成農作物的減產,一直以來讓農民深感頭疼。福壽螺主要危害水稻、蔬菜、茨實、慈菇、紫云英和甘薯等作物。一些養殖戶則利用“福壽螺”來養殖甲魚。以100斤“福壽螺”計,可凈產甲魚肉10斤。
“革命草”影響水產養殖
“革命草”又稱水花生、空心蓮子草等,是一種水生和半水生雜草,原產南美洲。革命草生命力極強,不怕旱、不怕澇,只要有一小段落在田里,就會瘋長,豬、牛吃過后,糞便中的草節也能長出草來。“革命草”有的生長在農田中,搶奪農作物的陽光、水分、肥料和生長空間,最終造成嚴重減產;有的生長在河流水道和湖邊,能夠迅速覆蓋水面,對其他水生、排灌、水上交通以及水產養殖造成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