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年02月22日新聞)紫菜輸日新近開禁
這幾天,寧波隆信紫菜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彤一直很興奮。依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貿易管理部農水產室本月18日發表的一則新聞簡報,自2005年度起,作為世界第一紫菜消費大國的日本廢止以往進口紫菜原產國僅限于韓國的措施,進口配額總量為4億張。這是自我國商務部對日本紫菜進口管理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以來,日本政府首次公開2005年紫菜進口配額方案的主要內容。
“日本每年消費干紫菜和調味紫菜約100億張,對我們紫菜生產企業來說,未來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呂彤說。
這一消息對廣大的沿海漁民也意義重大,因為紫菜是我國近海養殖的一項重要產品。但長期以來,日方規定只有原產于韓國的干紫菜和調味紫菜才享有進口配額。我國產紫菜盡管與日韓產紫菜屬同類品種,在養殖加工方式、產品規格和品質等方面也大都相同,卻一直不能直接進入日本市場。日方的這種歧視性貿易壁壘嚴重損害到我國紫菜產業利益。自2004年4月22日起,我國商務部對日本有關紫菜進口管理措施進行了為期6至9個月的貿易壁壘調查,這也是我國首次針對外國政府的進口管理措施開展的貿易壁壘調查。在與日本農林水產部等部門先后舉行多次磋商后,日方終于承諾在今年解決這一問題。
浙江紫菜仍難吃“頭口水”
我省是我國紫菜養殖的主要省份之一,紫菜養殖也是廣大近海漁民轉產轉業的重要途徑。那么,在日本紫菜市場出口商機初現之際,浙江紫菜能否順利吃到對日出口的“頭口水”呢?
寧波市是我省紫菜養殖主要基地,目前該市紫菜養殖面積達2.5萬畝,年產4000余噸。寧波市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陳錫剛認為,長期來看,此次開禁肯定是浙江紫菜業發展的一次重大機遇,但由于我省以壇紫菜養殖為主,日本市場所需的條斑紫菜養殖比例不到10%,因此,在短期內浙江紫菜企業很難吃到對日出口的“頭口水”。
不過,浙江紫菜企業要在今年打破對日出口的零紀錄還是有可能的。據陳錫剛介紹,寧波市在1992年前后曾在鶴浦等地大規模試養過專供出口的條斑紫菜,一些加工企業也先后從日本引進了先進的條斑紫菜加工設備,但其后由于出口受阻,養殖戶和加工企業又都轉向壇紫菜生產。現在日本市場初現曙光,必將鼓勵一部分企業重新從事條斑紫菜生產。
要走精深加工這條路
一項統計表明,近3年來,我國紫菜養殖面積和干紫菜產量雖然不斷上升,紫菜業利潤率卻從2001年的25%下降到2003年的5%左右。國內紫菜市場頹勢已顯。
在這種形勢下,作為世界第一大紫菜消費國,日本開放市場對浙江紫菜產業發展的長遠意義自然不言而喻。然而,要在日本市場扎根也并非易事,據介紹,與壇紫菜相比,條斑紫菜產量較低,更適宜于精深加工,而我省紫菜產業長期停頓于粗加工上,精深加工能力一直是軟肋。洞頭縣海洋漁業局一位負責人告訴筆者,目前該縣年產壇紫菜干品2000多噸,但全縣只有兩家在2002年創辦的紫菜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僅200噸,其余紫菜均以手工簡易加工而成,與精加工產品的價位相差5至20倍之多。除此之外,缺乏現代營銷手段、沒有自有品牌等也無一不是浙江紫菜對日出口的障礙。因此,對浙江紫菜而言,要做好日本市場,要改變的并不僅僅是養殖結構。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