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成都日報訊:據記者昨日在我市各大大閘蟹銷售網點獲悉,季節性產品大閘蟹母蟹(以下簡稱大閘蟹)在蓉的銷售將于下周走進尾聲,大閘蟹公蟹將逐步成為冬季大閘蟹市場的主打產品,而想吃母蟹的市民可以抓緊最后一周的時間在各類市場上購買。
而從今年首落成都的江蘇興化紅膏蟹專賣店記者了解到,過去兩個月的銷售數據顯示,該品牌已成功打響了成都銷售第一炮。不僅僅是新落戶的外地品牌,原有成都“蟹戰”市場的主力軍由于在市場定位上與“外來軍”不同,因此在原有市場上的獲利并未受到影響。
而今年的成都市民除了選擇在實體店面進行大閘蟹的購買以外,記者還了解到,有許多年輕市民已顯示出在網絡上購買大閘蟹的消費趨勢,這種趨勢的顯現,為成都的大閘蟹市場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大閘蟹網上“橫行”
在一家名為“巴解易而惠”的淘寶商城網店的主頁面上看到,僅2.5兩左右的大閘蟹這一個產品在30天內的銷售量就達到了近1.8萬只,這樣的成績著實讓人感到驚訝。該產品的銷售價格是每只22元,比起市場實體店的銷售價格要低8到10元。
昨日,記者向該店店主了解到,成都地區的銷售量正在逐日攀升中。“成都市場一個月能賣到2000只左右,”店主說,“市場潛力很大。”由于該網店銷售的大閘蟹對蓉都采用及時冷藏空運的方式,所以只要快遞公司能在第一時間送達,就基本能保證大閘蟹是活的。“我們的回頭客很多,”店主說,“特別是像成都這樣的市場上,許多買了一次的客戶都會再買第二次。”
便宜的價格、及時的運送讓大閘蟹的網絡銷售在蓉城順利地打開了市場大門,而該網店經營者也表示,成都愛吃大閘蟹的市民很多,未來應該是一個十分有發展潛力的市場。
“蟹戰”各方各得其利
與網店的經營模式不同,實體店在蓉的經營則顯出了一股“火藥味”。記者昨日在青石橋海鮮市場上看到,不到50米的距離就有10家“大閘蟹銷售店”,這些店面互相緊鄰,讓“蟹戰”在蓉不可避免地上演了。據記者了解,雖然青石橋海鮮市場的大閘蟹商家們正處于銷售市場的爭奪中,但由于價格與市場的定位不同,因此盡管江蘇興化紅膏蟹專賣店入駐成都,也未對他們銷售產生太大的影響。
在成都經營了10年大閘蟹生意的薛忠良告訴記者,今年的大閘蟹產量下降了近一半,因此在價格上普遍上漲了7%~8%,但由于成都市民消費大閘蟹的需求強烈,因此今年與去年相比,即便在價格上有了部分浮動,但仍然銷售旺盛。
同樣在成都大閘蟹市場上吃到甜頭的還有位于三圣街的江蘇興化紅膏蟹專賣店,記者昨日在店面看到,有許多市民拿著298元到2000元不等的代金券購買大閘蟹。據記者了解,發售代金券是江蘇興化紅膏蟹專賣店的一個銷售策略,該做法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十分盛行。
“80%的代金券的價格在298元與458元左右。”江蘇興化紅膏蟹專賣店負責營銷的金先生告訴記者,“分別可以購買4只或7只左右的大閘蟹。”除此之外,記者還了解到,由于價格定位高,針對的也是成都的中高端市場,僅母蟹的單只零售價格都在60~80元之間,因此成都的高端酒店與餐飲店成了他們的主要客戶。市民在實體店的購買量相對較少,“每天的實體店面銷售額在3000元左右。”金先生說,“高端酒店的訂購量則比較大,對于我們才開張一個半月來看,這樣的銷售數字我們已經十分滿意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