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浙江在線資訊:
天氣越來越冷,昨天,農都市場的螃蟹批發大戶李老板又坐不住了,再次趕赴太湖。上個月,他在太湖租了一個暫養基地,原本打算用來囤積螃蟹,等過年的時候再高價拋售。但是,這個養殖基地,直到現在還空著,原因就是螃蟹的進價太高了。李老板不甘心白白支付租金,昨天再次去太湖打探行情,這是他這個月以來第三次去太湖了。
每一次打探行情,毛老板都要后悔上一次怎么沒把螃蟹囤起來。“3兩規格的公蟹,每斤的單價由國慶后的20元一直飆漲到現在的35元,這個價格是往年過年時的最高價。”老板認為,如果這個時候大量吃貨,就如同股民踩在股價的高點時下單一樣,螃蟹價格能否再創新高是個未知數,未來的升值空間得打個問號,風險很大。
按理,現在是淡季,那么螃蟹的價格為何一路走高呢?李老板分析,首先是今年的天氣不太對勁,該冷的時候一直很熱,不利于螃蟹的成長。“今年的天氣不對頭,蟹農的蟹養下去在中途死了一半,死傷太大,養殖成本高了。”李老板透露,其次是各地都在保護水資源,太湖和長蕩湖在養殖水域上都不約而同地縮小了養殖面積,螃蟹總體產量下降,市場供應量趨緊。第三個原因和最近的天氣有關,天氣突然變冷,有些地區還下雪,導致蟹農難以捕撈螃蟹,市場供求關系更加緊張,螃蟹價格自然就不斷上漲了。
市場里的同行毛老板對此也持同一看法。“眼下的蟹價,對于暫養戶來說,是一個考驗。”毛老板選擇了持幣觀望,因此他連去年用過的暫養基地都沒去打理,怕的就是蟹價會持續上升,難以下單。
不過,也有螃蟹老板準備賭一把,準備在近半個月內螃蟹價格有所回落時開始囤蟹。“我賭的就是今年囤貨的人不多,春節期間市場上的貨會比較少,到時可以賣個更好價格。”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板說,高成本有時可以帶來高收益。
農都市場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市場里的螃蟹吞吐量跟去年同期相比的確有所下降,但因為成交價格相對偏高,總的營業額沒有什么明顯變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