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年04月48日新聞)25日一大早,如東縣洋口鎮辛捷公司會計繆祝寬就來到如東天一紫菜交易市場,結算紫菜交易款,當市場財務人員將50萬元匯票交到他手中時,他高興地說:“過去我們既愁紫菜賣不到好價錢,又愁紫菜賣出后款子收不回來,有了天一市場,現在我們放心了,不僅紫菜賣了一個想不到的好價格,款子還能及時到位”。
曾幾何時,如東紫菜企業相互無序、低價競爭,導致了如東紫菜價格一落千丈,紫菜市場陷入混亂局面。2002年紫菜每張只賣0.08元,已降到加工成本以下,一些中小加工企業不得不忍痛閉門歇業轉讓機器,如東紫菜產業走到生死關頭。
關鍵時候,如東縣委、縣政府強化組織領導,縣海洋漁業局動員如東縣紫菜行業協會牽頭,組織和發動83家會員單位共同出資1000萬元,于2003年12月18日成立了如東天一紫菜交易市場。按現代股份制企業模式運行,引進日本的先進經驗,采用招投標銷售制,徹底改變了過去紫菜交易無序競爭的混亂狀況。洋口宏達水產公司、環港得源水產公司等一批中小型紫菜加工企業過去生產的菜,不是為銷路犯愁,就是被客戶把價格壓得低低的,有時還不得不借助當地規模大的同行出售。進入市場后,和其它大企業一個起點,通過招投標銷售,讓客戶之間挑選競爭,今年兩個企業進場的紫菜,一個批號就有20多家中外客商同時報價競標,最后賣出的紫菜達到全場最高價,每百張達到60.39元,比業主期望價50元高出10.39元。“有好紫菜就有好價格”。如東天一紫菜市場規范了紫菜交易行為,也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紫菜企業對紫菜質量的追求。南通海達水產品有限公司通光牌紫菜通過了FDA有機作物改良協會有機食品認證,拿到世界上第一張“有機紫菜”認證。全縣有9個紫菜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綠色產品、省名牌產品和無公害產品,4家企業獲得ISO9001和HACCP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如東天一紫菜市場自成立以來,已成功舉辦十次交易會,成交干紫菜11.6萬箱,成交金額1.35億元,平均售價每百張26元,比2003年的平均價高出10元,為企業和當地漁民增加收入4000萬元。
如東縣現有紫菜養殖面積已發展到7.5萬畝,占全省紫菜養殖面積的50%以上,發展紫菜加工及配套企業95家,年加工生產紫菜產品9億張,年一次加工產值達1.7億元,二次加工產值為1.2億元,其養殖面積、生產規模和交易額均為全國之最。
編后
惡性價格戰是一柄雙刃劍,當它瘋狂飛舞的時候,不但會重創競爭對手,而且也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
紫菜行業的價格大戰,不僅沒有最后的贏家,而且讓紫菜產業走到生死關頭。價格戰也掏空了企業的利潤,使他們沒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提升產品質量和擴大產業規模。
天一交易市場的成立,規范了紫菜交易行為,有力地扭轉了過去交易無序競爭的狀況,讓紫菜的價格回歸價值。
從無序競爭到有序競爭,從價格競爭轉向質量競爭,才是如東紫菜行業獲得持久優勢的明智選擇。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