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示意圖
海水水溫上升示意圖
12月13日,在青島銀海大世界,經國家測繪局批準,由專家精確移植位于青島觀象山的水準原點站信息數據建設的中國水準零點景區。
童話之都哥本哈根,近日在進行著決定全世界命運的殘酷博弈。這個地球各個領域最有權力、最富有、最有話語權的人會集于此,將帶著全世界“生存還是毀滅”這樣的疑問在全球氣候問題上繼續討價還價。
哥本哈根離我們很遠,遠得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只是一個地理概念。但在東部沿海,由于全球氣候變化的波及,海平面和海水溫度上升對于我們這個3000多公里海岸線大省的危害和潛在威脅卻日益清晰可見,本報駐青島、煙臺、威海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力圖在艱深的數據和不易察覺的現象中為讀者發掘一面自省的鏡子,電影2012或許只是個符號,但全球變暖卻與我們休戚相關。海水“體溫”愈來愈高
十年時間里,青島沿海養殖的海參和鮑魚死亡率逐年增高,大量的水母、海星也“入侵”了青島近海,有海洋水產專業的專家指出,氣候變暖全球海水升溫是導致這些現象的主因。而20多年來,威海近海冬季表層水溫最低值上升了2℃。專家指出,這種緩慢上升的溫度將引起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漸變。
鮑魚“難養”
14日,記者采訪了多位水產養殖戶,他們多表示,因為水溫升高的緣故,水產養殖已經越來越難做了。曹女士在青島膠南靈山島做海參、鮑魚養殖已經有10個年頭了,談起氣候變暖對養殖業的影響,曹女士一肚子的苦水。她告訴記者,2000年初,她在青島靈山島包下了100多畝的灘涂,搞起了海參、鮑魚的養殖。剛開始,她采取了籠養的方式,效益不錯?蓭啄赀^后,曹女士發現,海參、鮑魚的死亡率越來越高,她轉而改成了放養,希望以改變養殖方式的方法,改善持續增加的養殖減產率。可海參鮑魚的死亡率并沒有因為改變養殖方式而減少,看著自己養殖的海參、鮑魚死亡率越來越高,曹女士心疼不已!昂⒌乃劳雎首罡叩臅r候,超過了一半,想想都覺得心疼!辈芘空f。
曹女士介紹,由于北方的海參、鮑魚都是冷水飼養,水溫一旦上升,海參會出現夏眠的狀態,溫度如果持續增高,就會導致死亡,鮑魚的情況也是一樣!拔覀凁B的是北方鮑,跟南方鮑不同,南方的鮑魚溫度再高也能長,但北方溫度一高,鮑魚準死!辈芘空f。另一位在嶗山王哥莊養鮑魚的于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境況與曹女士相同,并向記者介紹了他在養殖中出現的困境,比起5年之前,他養殖的鮑魚也存在著死亡率持續升高的問題,鮑魚在26℃以下才可以正常生長!艾F在青島近海的水溫越來越高,鮑魚也是越來越難養了!庇谙壬f。
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李顯森研究員介紹,近幾年,青島附近海域的水溫的確升高了,而北方生長的海參與鮑魚是偏冷水性的,水溫的上升是影響其生長的主要因素,當然,除了水溫升高以外,還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
水母“搗亂”
2009年7月7日,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遭到了水母的“襲擊”,該廠的海水泵房取水口涌進了大量的水母,嚴重堵塞海水循泵的過濾網,發電機組循環水系統隨時有停工的可能。30多名工人全天候不間斷地清理水母,兩天來已經清理了兩萬斤。這只是水母、海星“侵犯”青島近海的一個例子,近些年,青島的游泳愛好者被水母蜇傷的情況頻繁發生,在海灘上撿到漂亮的海星的幾率,也是越來越高。
中國海洋大學漁業專家陳達剛教授指出,水母和海星同時出現在青島近海有幾種原因,一是亂捕濫撈,造成魚類減少,因此水母,海星的餌料相對豐富起來,有利于它們大量繁殖;其次是一些未經處理的污水進入海洋,給懸浮植物提供營養,從而增加了水母、海星的餌料。最后,也是尤為重要的一點,全球氣候變暖,造成海水溫度上升,加速了這種生物的爆發,但目前卻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策劃人:
原慧謙
王世新數據+觀點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的江文勝副院長在查閱了相關文獻后告訴記者,從1976年至2000年這25年當中,黃海的溫度以每年0.068攝氏度的上升速度,在不停增加著。
■據《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預測,未來50年-80年,氣候變暖將使中國平均氣溫升高2℃-3℃。中國是全球變暖特征最顯著的國家之一,近百年的增溫幅度已達0.5℃-0.8℃,略高于全球平均。
■青島驗潮站在1898年即已設立,驗潮時間長,資料最多,因而最后采用青島驗潮站多年的驗潮資料推算出了平均海平面。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的張總向記者透露,近期,水準原點提高了2厘米。
■中國海洋大學極地海洋過程與全球海洋變化重點實驗室主任趙進平教授告訴記者,目前,青島附近海域的海平面平均每年的上升在2至4毫米之間,上升速度并不算快,暫時也不會對市民的生活造成任何影響,由于青島地質的特殊性,海平面上升并不會對島城市民造成較大的影響,但隨著海平面的不斷升高,可能會導致地下水由淡水轉為咸水,造成資源衰退,也會加劇風暴潮等災難的發生。
■作為中國第一位考察過南北極的科學家,中國海洋大學極地海洋過程與全球海洋變化重點實驗室主任趙進平教授告訴記者,山東是中國海岸線較長的省份,生活在青島、日照、煙臺等沿海城市的居民,暫不會感受到海平面上升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由于青島、日照等地都屬于巖石地質,而每個城市也為預防水位上升,架設了防波堤。趙教授指出,山東沿海城市的防洪設計,是完全可以應對每年3毫米上升速度的海平面的。
■但現在全球氣候變暖,如不加以治理,任由海平面不斷升高,不僅會影響地下水的正常使用,還將危及黃河三角洲的安全。黃河三角洲的灘涂屬于較為平緩的濕灘,經過長時間的海水沖刷,極容易出現土地流失的情況,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海平面水位緩慢抬升
來自國家海洋局的《2008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煙臺附近海域海平面正在以平均每年3毫米左右的速度抬升著,未來30年將會升高68毫米—120毫米。
填沙防“蝕”
“第一海水浴場每年都需要添 沙來防止海洋侵蝕。”煙臺市第一海水浴場管理處張磊說,由于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岸侵蝕越來越嚴重,他們在今年共添沙600方。
13日,記者來到煙臺市海拔最低的第一海水浴場,卻在平整的海岸上看到一大堆堆起來的沙子。正在為游客拍照的攤販袁女士說,這并不是游客堆起來的,而是第一海水浴場管理處從別處拉來的,但她并不清楚有什么用。
對此,記者找到了第一海水浴場管理處當班班長張磊。張磊告訴記者,他們用這些沙子填補海灘,因為海平面上升造成海洋對陸地的侵蝕越來越嚴重,他們每年都要買許多沙子。據了解,煙臺市第一海水浴場在2009年共添沙600方。
據《2008年中國海平面公報》稱,近30年來,煙臺海域海平面平均每年上漲3毫米左右。預計未來30年,渤海海平面將比2008年高68毫米-120毫米。
據魯東大學海岸研究所王慶教授介紹,海平面上升對海岸影響非常大,將會造成海岸侵蝕加劇和沿海低洼地區被淹沒。煙臺市海岸侵蝕現象十分嚴重,“萊州海侵”是全國面積最大、影響最深的海岸侵蝕現象,海平面上升勢必使其雪上加霜。
海平面上升是否會淹沒煙臺呢?海洋地質學教授金秉福表示,這個可能性很小,但只要全球持續變暖,冰川繼續融化,沿海低洼地區就會在未來被淹沒。
“煙臺被淹沒的可能性很小,但煙臺部分城區倒有可能被大雨淹了。魯東大學海岸研究所教授王慶稱。如果不考慮海平面的上漲幅度是否增加的話,50年后煙臺地區的海平面至少會上漲15厘米。隨著海平面的上升,城市排水系統的基準高度將無法滿足,需要抬高高度,不然城市廢水就沒有辦法排出。海平面上升對城市地下排水系統可能構成較大威脅。芝罘區南大街、濱海廣場和萊山區等海拔較低的城區,應該合理規劃和修整排水系統,不然到時一場大雨就會將其淹沒。
修堤防“潮”
風暴潮是沿海需要防范的最主要災害之一,“海平面上升加劇了風暴潮的強度”。當從遙遠海面咆哮的狂風,裹挾著數米高的巨潮來到煙臺,越來越淺的水深使它首先需要克服來自海底的摩擦力,然后跨越人類修建的海堤,最后才能肆虐陸地。
“海平面上升使得這兩個防護因素的作用都變弱了。海平面上升后大堤的相對高度變小,濱海水域變深又使得海浪與海底的摩擦力減弱。”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管區業務科科長畢立海監測煙臺海域30年,已經是煙臺海洋工作的“老人”了。畢立海說,30年來,煙臺市風暴潮的強度越來越大,多次上岸成災,僅虹口路因被風暴潮淹沒而翻修的次數就已達5次。
據煙臺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姜俊玲介紹,2007年3月4日,煙臺市遭遇了40年來最大的風暴潮,近年來風暴潮的強度在逐漸加大,發生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