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世華財訊資訊:1-11月,海南外貿水海產品出口9.6萬噸,增長2.4%,其中羅非魚及其制品出口6.8萬噸,增長7.3%,列全國各省市第二位。
據中新社12月23日報道,?诤jP統計, 1-11月,海南外貿水海產品出口9.6萬噸,增長2.4%,價值3.1億美元,出口量創近3年同期新高。
羅非魚及其制品是海南水海產品出口的拳頭產品,1-11月,羅非魚及其制品出口6.8萬噸,出口量占海南同期水海產品出口總量的7成,增長7.3%,價值1.9億美元,下降8.8%,量值僅次于廣東省列全國各省市第二位。此外,蝦及其制品1.1萬噸,價值7343萬美元,分別下降20.4%和15.1%;凍帶魚1,618噸,價值494萬美元,分別下降43.2%和38.5%。
美國、歐盟、俄羅斯和東盟分列前4大出口市場,出口量合計占近8成。其中,對美國出口3.5萬噸,增長9.4%;對歐盟出口1.1萬噸,增長14.2%;對俄羅斯出口9,346噸,下降10%;對東盟出口6749噸,增長79 %
隨著發達國家對包括凍蝦在內的水海產品輸入設置的綠色壁壘亦不斷“增高”,特別是歐盟明年1月1日反海洋漁業非法捕撈法的即將生效(該法規將進一步強化口岸管理制度、水產品出口檢查、第三方責任等),海南水海產品對歐盟的出口面臨新的挑戰。為此,有關專家建議:海南水海產品出口企業應抓住機遇,不斷提高高附加值水海產品的出口,密切關注國際市場對水海產品質量要求和檢測標準的動態,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增強抵御貿易壁壘風險的能力,實現海南外貿水海產品出口的持續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