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12月23日新聞)埃及食物的一個很大來源是尼羅河濕地,長滿蘆葦的沼澤地里有很多飛禽,還有諸如鯉魚、膳魚、鯔魚、鱸魚和虎魚等魚類。埃及人腌制了許多這樣的魚,他們還晾干、腌制和擠壓鯔魚的魚子,創制了另一種偉大的地中海食物,意大利語稱之為bottarga。
埃及人自稱他們發明了另外一種主要食物,使橄欖樹的果實成為可食用的食物,不過幾乎每一種地中海的文化都聲稱是自己完成了這一發現。公元前4000年的埃及人認為是伊希斯女神(奧西里斯的妻子)教會了他們如何種植橄欖。希臘人也有類似的傳說。但是希伯來語中指代橄欖的文字zait,也許要比希臘語中指代橄欖的文字elaia更早,并且被認為指代的是尼羅河三角洲的薩伊德。也許是敘利亞人或者克里特島人首先用可憐而零亂的野生橄欖樹培育出了油橄欖。而埃及人并非偉大的橄欖油生產者,他們從中東進口所需要的大部分橄欖油。從橄欖樹上新采摘的果實是如此堅硬和苦澀,如此缺乏吸引力,以至于人們不禁想問,為什么會有人愿意花這么長時間研究橄欖可以食用的方式。但是埃及人很早就了解了這一果實所特有的苦澀的甜味,如今,人們知道,橄欖中的苦澀物質可以通過在水中浸泡而被除去,并且果實本身還可以在鹽水中變軟,而鹽不僅使之可以食用,而且令其口感愉悅。
制作橄欖和提煉橄欖油是兩種相互沖突的想法,因為一種好的食用橄欖含油量很低。也許這就是埃及橄欖油的特點,因為這些食用橄欖被放進了古代埃及墓穴的食物窖藏之中。
埃及人是發酵面包的發明者,為了制作蓬松面包,一種麩質糧食(既不是大麥,也不是谷子)是必需的原料。并且在大約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開發出能夠研磨的小麥,做成能夠從酵母中分離出二氧化碳的面團。作為引子的酵母經常是殘余的發酵面團或酸面團,這是乳酸發酵的另一個例證。埃及面包師制作了大量不同形狀和種類的面包,有時還加入蜂蜜、牛奶或雞蛋。這些面團中的大多數如同現代面包一樣,是以面粉、水和一撮鹽為原料制作出來的。
公元前1250年,當摩西解放了希伯來奴隸,引導他們穿越西奈山離開埃及時,希伯來人隨身攜帶的只有干緊而未發酵的面包。這種食物在希伯來語中被稱為lechem oni,意為“窮人的面包”。貧窮的埃及人并沒有那么多奢侈的埃及發酵面包,而是像非埃及人那樣,吃那種被稱為ta的面餅,這種面餅有時是用粗糙的糧食甚至麩皮制成的,里面沒有“一撮鹽”的奢侈。根據猶太人的傳說,逃離的希伯來人之所以攜帶的是未發酵的面包,是因為他們來不及等待面包發酵膨脹。但是也有可能這是他們習慣的制作方式,或者是有意識地要背棄埃及的文化和奴隸主的奢華。蓬松的面包和用鹽加工正是那些生活優裕的埃及人的象征。
埃及人通過在尼羅河三角洲蒸發海水來制鹽,他們也許還從地中海貿易中獲得一部分鹽。不過有一點很明顯,他們顯然從與非洲的貿易,特別是從與利比亞和埃塞俄比亞的貿易中獲得了一部分鹽,同時還擁有沙漠中的干枯鹽湖和鹽儲備。所以他們擁有很多種類的鹽,包括一種被稱為“北方鹽”的食鹽,一種被稱為“紅鹽”的鹽,它也許來自孟斐斯附近的一個鹽湖。
遠在17世紀和18世紀之前,化學家們就開始識別不同鹽類的成分并加以命名,古代煉金術者、治病術士和廚師意識到,不同的鹽具有不同的口味和化學屬性,適宜于不同的功能。中國人通過分離硝石和硝酸鉀發明了火藥,而埃及人發現(雖然他們當時不能以這些化學術語來表達),鹽是一種碳酸氫鈉、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的混合物。他們在wadi(阿拉伯詞匯,意為干枯的河床)—大約離開羅西北40英里的地方發現了這種自然的鹽。該地名叫Natrun,于是他們把這種鹽命名為netjry或natron。天然碳酸鈉有“白”與“紅”,不過白色的天然碳酸鈉通常是灰色的,而紅色的天然碳酸鈉則呈粉紅色。古代埃及人把天然碳酸鈉稱為“圣鹽”。
冗長的埃及葬禮的終極儀式被稱為“開口儀式”,在此儀式中,一種象征性的臍帶切斷,使尸體能夠在后世生活中放開大吃,就好像切斷一個新生兒的臍帶,是攝入早期營養的序曲。公元前1352年,那個名叫圖坦卡蒙的孩子在18歲時死去,他的墓穴在1922年被發現。這是至今發現的最為精致和保存最為完好的墓穴,墓穴里有一把用于象征性地切斷臍帶的青銅刀,由四個神殿環繞著,每個神殿都放著一些容器,里面填滿了兩種保存木乃伊的主要原料:樹脂和天然碳酸鈉。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