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一艘貨輪停泊在山東萊州港,港內一片浮冰。新華社發
漁民通過簡易筏子往返漁船與岸邊。
一條條漁船被海冰牢牢地封住、幾十厘米厚的冰層隨處可見……記者日前目擊了環渤海遭遇的30年最嚴重海冰災害。
14日至16日,記者跟隨國家海洋局海冰調查工作組從大連沿渤海灣一路向西北行進,先后在遼寧省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等市調查海冰災害情況。
數十條漁船被冰封
在大連金州灣,整個灣已經全部結冰,近岸處的沿岸冰堆積厚度已經超過1米,而處在近乎同一緯度的杏樹屯中心漁港,港池幾乎完全被冰封,靠港的幾十艘漁船已經完全無法出航。
在營口鲅魚圈漁港以及錦州中心漁港,海上已經是“千里冰封”,一片銀白,看不到海水,遠處數十條的漁船被牢牢地冰封在海里。
營口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王威良憂心忡忡地說,營口鲅魚圈港曾被稱為中國最北部的不凍港,但今年局部海冰最厚達1米左右,是30年來第一次遇到。
錦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介紹的情況表明,平均冰層比往年加厚一倍,在大凌河口和大有漁港岸邊最厚冰層達到1米,小凌河口和中心漁港近岸冰層平均厚度為30-50厘米。
冰面3萬平方公里
據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相關人員介紹,此次環渤海冰情是近30年來同期最為嚴重的一次,其主要特征是發生時間早、發展速度快、分布范圍廣。根據觀測數據顯示,環渤海及黃海北部進入嚴重冰期時間較往年提前了半個月左右;由初生冰期到嚴重冰期時間很短,有些地區僅為1-2天;海冰分布范圍比往年同時期明顯增大,目前,遼東灣浮冰最大外緣線達到70多海里,萊州灣和渤海灣浮冰最大外緣線均在30海里左右,渤海海域結冰面積已經達到3萬平方公里,約占渤海海面的40%。
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副司長王華告訴記者,冰情的加重對沿海各地的海上交通、水產養殖、石油生產等涉海生產和群眾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和損失。目前沿海絕大部分近海捕撈業船只已經停航,一些航標燈、燈塔等設施被嚴重毀壞,歸港的漁船多數已被凍住,隨著冰情發展和氣候變化仍然存在被海冰損壞的危險,海冰發展的不確定性對海上交通存在的危險依然很大。
持續冷空氣和海冰冰情的迅猛發展對海上石油生產存在一定影響。由于各生產單位防范及時,目前來看未造成石油生產設施的損壞,損失較小。
冰災面積或再擴大
王華說,海冰災害發生以來,國家海洋局迅速下達指令,利用衛星、雷達、飛機、船舶等手段開展海冰立體全方位觀測,密切關注海冰變化情況,并及時啟動災害應急預案,利用值班信息、傳真電報、電視、廣播等方式向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部門、相關涉海企事業單位滾動發布了海冰實況和預報信息。同時于近日派出兩個工作組,奔赴山東和遼寧兩地開展工作。
據悉,遼寧省政府以及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等市已相繼建立健全了海洋災害應急機制,利用多種渠道及時傳達預警信息,對漁船進行跟蹤監控。
截至目前,還沒有出現因海冰災害所造成的重大人身傷亡事故。
有關專家認為,此次環渤海遭遇的30年來最嚴重海冰災害,隨著近日還有較強冷空氣影響環渤海地區,帶來大風降溫天氣,海冰災害面積還將會進一步擴大。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