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去年蟹市的硝煙剛剛散去,今年尚在六月,陽澄湖大閘蟹就趕來上海急于吆喝。記者從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上獲悉,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將壓縮網圍,擴大出口,雖然江蘇陽澄湖大閘蟹協會會長楊維龍一再強調將保證上海300噸供應量,但是今年的價格問題仍遭到質疑。
據了解,今年陽澄湖大閘蟹拆除了1.7萬余畝的圍網面積,從去年的91809畝壓縮到今年的74603畝。據協會統計,去年全湖區河蟹總產量為2200噸,上海約300噸左右,北京約280噸左右,大陸主銷大中城市加起來達到2050噸,出口只占100多噸。今年在縮小網圍的情況下,以總產量2000噸估算,協會計劃將出口量擴大到200噸-300噸。
據業內人士透露,蘇北蟹尤其是太湖蟹去年以來的異軍突起,是陽澄湖大閘蟹倍感壓力的重要原因。去年太湖蟹出口1000多噸,而陽澄湖大閘蟹卻只有100來噸。在太湖蟹橫掃國內、國外市場的時候,陽澄湖蟹卻不斷在為防偽而疲于奔命,顯得力不從心。
楊維龍說,擴大出口主要是為了擴大品牌價值,出口價格其實和國內價格相當,三兩以上雄蟹都在每斤150元左右。而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出口關稅以及物流等各方面因素影響,出口利潤肯定要高于國內利潤一定水平才行。
那么出口的擴大,總量的減小,是否會對今年上海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產生影響呢?
業內人士分析,雖然陽澄湖大閘蟹品牌優勢還會延續,但它不能左右市場價格。如果今年洪澤湖和太湖蟹的產量和品質保持穩定,大閘蟹整體數量會較去年有所增加,這樣,蟹價上漲可能性不大,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也不會因供應量的變化而產生太大浮動。
編輯:劉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