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從27日湛江召開的應對“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暨出口水產品規范化管理工作會議上了解到,被稱為“最苛刻的檢測標準”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已于今年5月29日正式實施,成為中國遭遇的最森嚴的“綠色壁壘”,作為水產品出口大市的湛江,面對高門檻,以“綠色發展”破解“綠色壁壘”,6月份水產品出口繼續保持上升勢頭,全市水產品(包括熟制品)出口日本279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3.8%。
據《湛江晚報》報道,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黃偉明,市領導阮日生、陳亞德等參加了會議。會上,湛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外經貿局、海洋與漁業局、畜牧局簽訂了“促進湛江水產品擴大出口合作協議”。
湛江是全國主要的水產品養殖和加工出口基地,年出口水產品七萬多噸,占廣東出口量的四分之一,水產品出口創匯約占全市外貿出口創匯的三分之一。日本是湛江水產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場,檢測標準幾乎苛刻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及殘留限量新標準的實施,給湛江水產品出口帶來嚴峻考驗。雖然近年來湛江水產品出口迅速發展,但面臨困難和問題還很多,藥殘問題已成為出口水產品首要的安全衛生問題和技術貿易瓶頸。
阮日生在會上要求:要進一步增強做好水產品規范化管理的責任感、緊迫感,理清水產品規范化管理的工作思路,真正落實責任,進一步健全水產品規范化管理的長效機制。加快推進養殖備案登記工作,堅決打擊非法生產對蝦種苗和使用禁用藥物行為,要有效解決湛江水產品出口過程中已經暴露的問題,要加大水產品規范化管理專項經費的投入。
據了解,近年一些發達國家對進口農產品技術性貿易壁壘層出不窮,安全衛生要求越來越高。面對挑戰,湛江有關部門積極采取了多種措施,開展了“潔身”運動,加強了水產源頭的監管,以“綠色發展”破解“綠色壁壘”。如率先在全國檢驗檢疫系統實現了“2211”電子監管,通過在“國聯”、“國溢”、“恒興”、“東洋”等12家出口水產品企業和多家養殖場應用,對產品實施全程質量控制,進一步完善了出口水產品藥殘監控體系。同時推進出口水產品原料基地建設和備案管理,杜絕禁用藥的生產流通。
據悉,市政府于7月26日發出《湛江市加強出口水產品規范化管理工作方案》,要求調動各方力量,積極應對新挑戰,保證湛江水產品順利出口。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