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昨(5)日從廈門檢驗檢疫局獲悉,擁有大型遠洋捕撈船隊的一家臺資企業在海滄檢驗檢疫局和廈門檢驗檢疫局動檢處的幫助下,近期可望組織臺灣自捕水產品進入廈門海滄。目前,該公司向廈門檢驗檢疫部門提供的相關報批手續,正在積極辦理之中。
預計首批將有5個貨柜于本月下旬到港。
據了解,這家臺資企業總部在臺灣地區,擁有大型遠洋捕撈船隊,主要在海滄加工生產出口水產品。過去在公海自捕水產品需要提供臺灣有關部門出具的衛生證書。今年4月19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58號公告,擴大臺灣水果、蔬菜和水產品準入種類。臺灣漁船自捕的水產品輸入福建,可參照祖國大陸自捕魚船做法,憑公海自捕魚許可證、貿易合同、發票等資料向檢驗檢疫部門報檢,不再要求提供臺灣有關部門出具的衛生證書。
海滄本月實現手機短信報檢
昨日,記者從廈門檢驗檢疫局獲悉,從本月起,海滄實現手機短信報檢業務,這將極大地方便出口貨物生產企業。
遠在漳州甚至西安等全國各地的出口貨物生產企業,不必出遠門,只要輕輕按動手機摁鈕,發出一個信息,即可完成報檢,并可隨時隨地查詢通檢流程。海滄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員表示,這將惠及每年近10萬批在海滄口岸報檢出口的異地生產貨物。
海滄港區在大廈門港各口岸中發展最快,進出口貨物吞吐量增長速度驚人。據海滄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報經檢驗檢疫的貨物總量達37800多批次,貨值20多億美元,同比增長21.8%。其中異地電子轉單量達到了22245批次,占總報檢批次的58.8%,同比增長了19%。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