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進入休漁期,養殖的水產品成為漁市的主角,這些海產品食用安全嗎?有沒有超標使用漁藥來“助長”的情況?記者今天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本市漁業環境監測和水產品質量檢測即日起全面啟動,全市中小型養殖場的漁藥殘留將展開定期檢驗。
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介紹說,隨著本市漁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水產養殖面積的日益擴大,環境污染問題已愈發突出。尤其是進入休漁期后,養殖海鮮成了漁市的主角。漁民在養殖過程中有沒有違規使用漁藥?目前上市的海鮮質量能不能放心?為打消市民的這些疑慮,市海洋與漁業局即日起全面啟動漁業環境監測和水產品質量檢測工作。
市海洋與漁業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漁業環境監測的項目主要是選擇對水生動物的正常生長產生影響的環境因子和污染物,包括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等。
據介紹,檢測啟動后,將對全市中小型養殖場的漁藥殘留進行定期檢驗,一旦發現養殖戶存在違法使用禁用漁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行為,將對該養殖場的水產品實行強制“隔離”,禁止不安全的水產品上市銷售。此外,漁業部門還將對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和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的水產品實施定期跟蹤檢驗、對出口水產品生產基地的養殖產品進行檢驗,對“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的產地環境進行水質檢測,對突發性漁業污染事故進行調查、評估和鑒定,對省級水產良種場的產地水環境監測和水產苗種進行檢驗、檢疫和監督等。
編輯:秦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