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陶冶情操,觀賞魚也“游”入了尋常百姓家。觀賞魚的“受寵”讓很多水產養殖戶看到了商機,紛紛轉戰開發養殖,這養魚的不少,但能把魚養到漂洋過海,走出國門就屈指可數了。位于錢江農場的杭州蕭山風水觀賞魚養殖場就是在整個浙江省范圍內唯一一家的從事觀賞魚出口的企業。
然而,今年以來,風水觀賞魚養殖場的劉老板卻一直愁眉不展,原來今年1至4月份以來,觀賞魚的出口量才只有10批次,貨值為27540美元。“這相比往年縮水了一大半呢。”劉老板焦急地說道。“從去年三月份開始,金融危機對我們這個行業的影響逐漸凸顯,在美國市場上表現的尤為突出,出口品種都以中低檔為主,利潤降低了,數量也減少了。”
由于觀賞魚屬于非生活必需品,其市場行情的好壞直接與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息息相關。今年以來,與觀賞魚的外貿出口的慘淡景象相比,國內的觀賞魚市場則相對而言要活躍得多。風水觀賞魚養殖場的趙經理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國內觀賞魚市場要遠遠的好于國際市場,尤其是企業的盈利率這一塊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據悉,目前在蕭山從事觀賞魚養殖的企業約有10來家,養殖規模大小不一,以家庭作坊為單位的居多,大多從事內銷。
記者在河浜路花鳥市場也隨機采訪了幾位攤主了解到,價位在1元至5元之間的小金魚最好賣,深受消費者歡迎。一位李姓小姐說道:“這種魚,價格便宜,養在家里既添了幾分生氣,而且,自己也非專業人士,若養死了,也不會太心疼。”
近年來,觀賞魚的出口標準在不斷調整,對于不少從事觀賞魚養殖的企業而言,出口是一種挑戰。據蕭山檢驗檢疫局動植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年來,各國在對觀賞魚的“外貌”規格的要求上有所下降,例如,色澤、大小等。但是,對養殖魚的健康要求提高了。根據國外對出口觀賞魚的檢疫要求及國家相關文件規定,蕭山檢驗檢疫局每年要對養殖場定期做二次鯉春病毒病(SVC)、錦鯉皰疹病毒(KHV)等疫病的監測普查。但值得慶幸的是,截至目前,蕭山轄區出口的觀賞魚尚未檢出一粒陽性病例,實現零通報。
那么,既然外貿出口遇冷,觀賞魚出口企業會不會考慮轉從事內銷呢?對此,杭州蕭山風水觀賞魚養殖場的趙經理給予了否定回答。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開拓其他的國際市場,憑借著20多年的出口贏得的良好口碑,我對我們的產品有信心。”趙經理笑著說道,“此外,就是要在養殖品種上走高端路線,像我們這次出口到日本、加拿大的觀賞魚,品種就比出口到美國的要好,一尾5-6公分的小魚都能賺2塊多呢。有了利潤,企業才有進一步生存和發展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