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臺灣宜蘭縣蘇澳“新喜盛號”漁船,剛在東部沿海捕獲一尾俗稱“白帶魚舅”的地震魚,據分析,應是東部地區接連發生數起有感地震,這種原本在海底的底棲魚類才會離開棲息地落網。
這類地震魚的外形很像白帶魚,但要大上數十倍,因此漁民都稱之為“白帶魚舅”,意為很大、很大,是白帶魚的舅舅,這尾地震魚有2.5米長、重達20公斤,6日傍晚運回漁港后,吸引了許多人好奇圍觀,最后被一家海鮮店以每公斤200元新臺幣的高價購買。
據悉,“白帶魚舅”都深藏在海底,平日相當罕見,偶爾被釣起時大多在地震前后,所以又叫“地震魚”,由于日前宜蘭外海接連發生四五級以上的有感地震,臺東外海有6.4級的強震,才會讓它浮出水面被捕獲。
編輯:劉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