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自從今年5月29日起,日本正式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后,我國水產品出口日本的門檻被進一步抬高了。但記者近日從我省水產品出口“排頭兵”———湛江市獲悉,該市今年1至7月,對日水產品出口數量和貨值分別達27 91噸和1890萬美元,同比增長25%和32%,且保持穩定增長。
“一條蝦、兩條魚”,是我省水產品出口的主要品種。據廣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人最近在湛江市出口水產品規范管理工作會議上稱,湛江已成為全國主要的水產品養殖和加工出口基地,年出口水產品7萬多噸,達3億多美元,占廣東出口量的1/4,是廣東出口水產品的“排頭兵”。
近年來,湛江市的水產養殖和加工出口呈不斷上升勢頭,水產批發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對蝦交易集散地,出口注冊水產品企業已由2001年的幾家發展到目前的40家,成為全省出口水產品加工企業最多的地區,并涌現了一批規模較大、管理規范的龍頭企業。水產品出口量和出口創匯分別由2001年的1.9萬噸、0.56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7.4萬噸、3.18億美元。
據了解,從今年5月29日開始實施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僅“暫定標準”就涉及農業化學品734種,限量標準51392個,每種食品涉及的殘留量標準平均為200項,有的甚至超過400項。日本是我國食品和農產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場,也是廣東主要的水產品出口市場之一,而湛江15%以上的出口水產品都輸往日本。湛江水產品出口遭受了極大的阻力。
對此,湛江市以積極態度應對。近年來,該市在國家和省、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支持下,從水產品原料養殖源頭開始抓規范化管理,實施水產無公害健康養殖,堅決打擊非法生產對蝦種苗和使用禁用藥物行為。湛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國家和省局支持下,率先在全國檢驗檢疫系統對水產品加工出口實現電子監管;還通過以迎接歐盟和美國FDB的檢查為契機,不斷強化出口水產品的規范管理,確保了水產品出口穩步增長。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