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上海市食藥監局昨天完成本市銷售食用福壽螺的檢驗,結果顯示:均未檢出廣州管圓線蟲。食藥監人員抽檢的福壽螺樣品采自全市范圍內的經營福壽螺的大型連鎖餐飲單位。
北京市發生數十人因食用福壽螺導致寄生蟲(廣州管圓線蟲)感染食源性疾患事件后,銅川路水產市場和滬西水產品批發市場已經停止福壽螺的銷售。
上海食監所所長顧振華指出,福壽螺之所以出現問題,主要是“涼拌螺肉”使得殺菌不徹底。他說:“其實煮熟的‘福壽螺’不會引發病癥,關鍵是市民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僅福壽螺如此,其他淡水產品只要加熱至熟透,均可殺死隱匿其中的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以確保食用安全。
市食藥監局再次重申1995年頒布的《上海市生食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規定: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禁止生產經營醉蝦、醉蟹、醉螃蜞、咸蟹、醉泥螺等小水產;全年禁止生產、銷售毛蚶、泥蚶、魁蚶等蚶類和熗蝦。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近期將繼續加大對福壽螺等水產品的監管力度,組織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全市范圍內的餐飲單位進行排摸檢查。專家提醒市民,在夏季高溫季節應特別注意飲食安全,盡量避免生食,尤其是水產品。對于本市允許經營的龍蝦、三文魚、北極貝、象鼻蚌、金槍魚等生食水產品,也要達到一定衛生要求。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