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素有“天然大溫室”美稱的海南,熱帶高效農產品已經成為頗具競爭力的出口產品。記者從海南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我省經檢驗檢疫合格輸往國際市場的農產品共有2479批,貨值達12466萬美元,批次、貨值同比分別增長了二成多和四成多。
據悉,今年我省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有羅非魚、凍帶魚、凍蝦仁、荔枝、香蕉、胡椒 、菊花、菠蘿罐頭、椰子汁等,其中,優質水產品出口已連續翻番,去年已經成功突破5萬噸大關,而羅非魚的出口更是占到全國總出口量四分之一,30余家水產品加工廠獲得了歐盟、美國、韓國等地區和國家的注冊,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分別為日本、美國、韓國、香港等。同時,多年來需要“借船出海”的我省荔枝、龍眼、香蕉、辣椒等特色農產品,直接出口均實現了“零”的突破。今年上半年,位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冰鮮雞成功打進香港市場,而活雞輸港也有望在今年底實現。
相對國內市場而言,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較高,相對穩定,其產品價格與國內存在較大差異。以蔬菜為例,日本、歐美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價格往往是我國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如目前日本、韓國反季節洋蔥需求缺口達60萬噸,反季節洋蔥出口價格近年來呈不斷增長趨勢,目前已達人民幣2400元/噸,可將洋蔥列為海南可以大力發展出口業務的第一大蔬菜品種;牛蒡僅日本的消費量每年就達20多萬噸,而我國的主產區為山東、江蘇,由于每年3、4、5月國內主產區的牛蒡陳貨銷完、新貨未出,國際市場出現季節性貨物短缺,為海南牛蒡上市創造了空間。
檢驗檢疫部門認為,我省發展外向型農業具有相當強的優勢,而每年農產品在島內的銷售份額僅占四分之一,企業要增強出口意識,積極引導選育和培植具有季節差名特優的優良農產品品種。如海南“妃子笑”荔枝就引起了美國、日本、加拿大、歐盟等地客商的關注,近兩年出口持續增長。同時,要注意收集國內外市場信息,挖掘自身資源優勢,發展優勢品種,推進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的建設,以高品質農產品搶占國際市場更大份額。
編輯:劉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