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的銷路問題解決了,現在外面銷售商來就找協會,協會再通知我們。加上統一去飼料廠批發飼料,我這兩畝魚塘,一年光飼料錢就要省近4000元,這哪里去找哦!”7月7日,雙流縣金橋鎮金沙村四組李文釗老人興奮地對記者說。
這天是值得金橋鎮養魚戶慶賀的日子。該鎮從1985年開始推廣養魚,目前已以臨江村為中心發展養殖水面近千畝。在前幾年魚的行情跌入低谷、魚飼料價格不斷上漲時,徐朋金等養魚大戶通過市場調查發現,“不養殖附加值高的高檔魚,養魚戶永遠翻不了身,并且該鎮的養魚行業也要受到影響。”于是,他們從2002年開始積極引進新技術和新品種。同時,幾個大戶組織起來直接去生產廠家批發飼料,讓每噸飼料成本降低了500-600元。該鎮養魚戶看到他們這樣做取得了可觀的收益,紛紛要求他們帶頭成立協會,于是雙流縣臨江水產技術協會于這一天應運而生。
協會雖在這一天成立,但徐朋金等大戶的帶動工作這兩年一直在做,目前該鎮名優魚養殖水面已占15%,其中黔魚已由去年的10多畝發展到130多畝,雖然市場價變化不斷,但當地一家肉聯廠一直以高于市場價在敞開收購;黃顙魚、加州鱸魚、鱘魚等也試養成功。首批加入協會的水面共350畝,協會通過組織大家統一批發飼料,一年要為養魚戶節省十多萬元的成本;加上協會同魚藥生產廠家也建立了聯系,不但讓魚病預防得到保障,而且有問題廠家也會直接派專家來診斷,僅此一項一年也為養魚戶節省1萬多元的成本!艾F在大家抱成團,不但有利于推廣新技術、新品種,降低養殖成本,而且便于統一銷售!睍L徐朋金對此相當滿意。
編輯:劉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