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8月8日,記者從省漁業協會鮰魚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產業發展研討會上獲悉,去年以來,我市選擇鮰魚作為突破口,使全市鮰魚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今年,全市鮰魚池塘主養和套養面積達3萬畝,鮰魚網箱養殖面積接近4萬平方米,成魚產量將突破3500噸,預計鮰魚片出口創匯接近400萬美元。
2005年年初,我市將鮰魚產業作為全市重點特色產業來抓,出臺了《關于加快鮰魚發展的意見》,制定了鮰魚產業發展規劃,同時,成立了鮰魚產業化建設領導小組,落實了必要的工作經費。去年市里拿出20萬元專門用于扶持鮰魚產業化生產,并對新增網箱養殖、鮰魚良種以及鮰魚生產先進縣進行獎補。今年,我市又將扶持資金增加到40萬元,各有關縣(區)也相應出臺了扶持激勵政策,這些優惠政策的實施,激發了群眾的養殖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我市通過“政府推動,示范引導,政策優惠,民營民資唱戲”的辦法,鼓勵和引導鮰魚網箱及池塘養殖。今年市、縣水產業務部門聯合實施的養殖示范基地3個,面積分別達到2200平方米和520畝。其中,峽江、萬安縣分別建成于畝鮰魚科技示范園,峽江、萬安的養殖基地被確立為省級無公害生產基地,被商檢部門認定為出口創匯基地。我市還通過內引外聯,引進鮰魚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并初步解決了鮰魚銷售問題。與此同時,我市各地選派專業技術人員領辦鮰魚養殖示范基地,開展技術指導,為農戶交流經驗,解決疑難問題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市、縣兩級水產技術人員多數已掌握鮰魚苗種人工繁育技術、80:20池塘無公害養殖技術及網箱單養技術,為我市鮰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