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凌晨啟程:解救150公斤重三腳龜
據了解,富巢灣曾是海龜傳統的產卵場,但當地漁民現場發現海龜上岸產卵已是20年前。富巢村村民黃佛球介紹,他是30日晚10時發現這只海龜的。海龜當時尚沒有產卵,他便將海龜倒置于沙灘上,看守了一個晚上,次日便向海龜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報告。
昨日早上7時,接報后的惠東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廣東省漁政總隊惠東大隊,立即組織執法和技術人員火速趕赴現場。據檢測,該海龜體長104厘米、寬93厘米,重約150公斤,左后肢缺如,俗稱三腳龜。經鑒定,這是一只成年的綠海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了海龜安全,他們將海龜運回了海龜自然保護區放生。
植入芯片:“電子身份證”僅米粒大小
那只海龜被運到海龜自然保護區以后,保護區技術人員當即在這只三腳龜的體內植入了PIT芯片。技術人員介紹,PIT芯片具有惟一的編碼,可通過掃描裝置輕松讀取輸入的信息。因而,芯片一向被人們稱為海龜的“電子身份證”。它僅有米粒大小,但“壽命”可達30年。在國外,這種芯片廣泛應用于對野生動物的監測、保護和研究,但在國內還極少應用。
專家呼吁:不要驚動上岸產卵海龜
據了解,巽寮富巢灣位于我省大亞灣水產資源自然保護區境內,目前這里已規劃建設旅游度假區。對于如何做好旅游開發和海龜保護,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專家認為,在旅游開發時,必須同時注重環境評估,以確保在開發和保護之間尋求最佳結合點。同時,當地政府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社區公眾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一旦發現有海龜上岸產卵時,不要圍觀,也不要驚動,更不要去傷害,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