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泰國《世界日報》12月7日報道,泰國冷凍食品業協會主席帕匿萱透露,由于養殖蝦競爭對手國家遭受自然災害,使進口商轉向泰國訂購大量蝦品,預測2010年泰蝦出口量將達37萬噸,比去年增長5-6%;總值達27億7,700萬美元,比去年增長達8-9%。不過,受到泰銖匯率堅挺的影響,若以泰幣計算,出口總值估僅增長3%。
盡管蝦品出口增長,但不能代表該工業的穩定程度,由于實際上,生產商及出口商受到泰銖匯率升值及及飼料昂貴的影響,正遭受嚴重虧本問題。雖然大部分飼料從國外進口,但是價格沒有按幣值調減,由于市場的需求量多,使生產商無法承擔原料成本。另一方面,還存在原料短缺問題,各家公司缺少相關資料,不能明確規定進口計劃。
協會預測,2011年國內蝦價趨向位于高水平,每公斤50只蝦價格將從100銖增至105銖、每公斤100只蝦價格從50銖增至115銖,使養殖蝦只的農民增加。隨著蝦死亡率增加及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消費者可能轉向消費其它食品代替,例如雞蛋、魚、豬肉及其它肉類產品。外在因素方面,部分生產國家也許能控制傳染病問題,恐使蝦品充斥市場。綜合以上風險因素,評估2011年泰蝦出口將減少約5-6%,而且泰幣堅挺的問題仍存在。
帕匿萱表示,2011年的風險因素多,主要競爭對手不是蝦商品,而是其它價格比較便宜的商品,由于泰國的主要市場美國及歐盟仍遭受經濟危機問題。日本市場的開拓難度高,由于消費增長緩慢及嚴格檢查各種食品的化學余留物質問題。
為應付以上問題的發生,政府及有關工作單位必須進入監管及尋找解決措施,避免泰國失去蝦市場。如果市場成本過高,經營者也許會從國外進口代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