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江西省安遠縣水產養殖業中,提起林永蓮的名字,人人都會給你講述一段關于她的故事。高中畢業的她,毅然放棄沿海城市打工的機會,投身農村創業,創辦水產養殖場,不斷創新,研究科學技術,開發新品種,為帶動我縣農村水產養殖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2002年,家住欣山鎮古田村白門前組的林永蓮高考落榜后,沒有氣餒,她看到了家門前的低水田碧波蕩漾,一時頭腦開竅而萌發了開辟養魚生產的新思路,說干就干,2004年,她在家人的幫助下投資2萬元租憑30畝低畦農田,開始從事水產養殖。最初養魚,林永蓮按照傳統的辦法喂草,魚兒長勢很慢,一年下來,除了人工費就沒有賺頭。怎么辦?她細心進行了一番總結。林永蓮認為要想養魚效果好,必須依靠科技。于是,她認真參加縣、鄉組織的各種水產技術培訓班,學習科學養魚知識,通過學習認識到了養殖品種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她加大鳊魚、青魚、叉尾鮰、等名優魚類的養殖比重。經過6年的艱苦創業,如今她的養殖場成為一個已達到年產魚苗150萬尾,生產商品魚5萬多斤,年純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規模的小型水產養殖園。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算富。為了幫助周邊村民養好魚、能致富,林永蓮積極參與欣山鎮漁業產業化協會的工作,為協會會員跑資金、跑飼料、跑魚種、跑產品銷售,向養殖戶介紹產品信息、新品種信息,傳授養魚經驗,根據漁事季節及時發布生產信息。在林永蓮的帶動下,目前,周邊已有20余戶養殖戶修建高標準魚池200多余畝,預計產量可達10萬公斤,產值近100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