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在日本福岡縣周防灘海上北九州機場旁養殖牡蠣的漁戶可謂苦盡甘來,因為飛機島(人工島)的建立,當地牡蠣的生產量比以往大幅度增加,捕撈量也有近2倍的增長,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生產額增高2.5倍左右。有關負責人表示,牡蠣的增產主要是由于飛機島的設立,使周圍海域和陸地之間形成了更能適合牡蠣養殖的環境。
1980年牡蠣養殖開始在豐前海盛行,因為豐前海中存在大量浮游生物原想適合牡蠣的生長,但受東邊強季節風的影響養殖用浮筏經常遭到破壞,導致牡蠣收獲量始終不見增長。但自1997年飛機島的一部分建好之后,如同一道防風墻有效減緩了風速,促使牡蠣的收獲量和生產額明顯遞增。與97年750噸收獲量和2.8億日元生產額相比,05年牡蠣的收獲量為1500噸,生產額達到7億日元。隨著產量的增加,當地產牡蠣也逐漸擁有了自己的品牌,并廣受消費者青睞。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