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魚在越南的養殖證明,其無論從市場或是效益來看,都具有其空間。然而,我國引進后要想把它培養成羅非魚之外的另一出口品種,養殖成本高、品質差等問題都有待解決。
“有沒有什么好的品種可以轉養的?”,每當羅非魚價不好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詢問。特別是在廣東粵西、海南等地,由于地理位置所限,大規模養殖品種在當地市場難以消化,必需依賴于產品的加工出口,羅非魚自然就變成了唯一的選擇。
然而近年來羅非魚由于病害的頻發,風險大大增加,加上市場價格的頻繁波動,養殖戶希望有更好的養殖品種的心態更加迫切。也正因此,2010年9月份,一則海南瓊海市從越南引進的巴沙魚試養成功,有望成為替代羅非魚的重要品種的新聞在媒體上發布后,引起了不少養殖戶的關注。那么巴沙魚到底是何物,筆者也對此進行了一番了解。
巴沙魚屬鯰形目魚類,屬芒鯰屬的芒鯰(Paugusiushamiltoa)為無鱗魚類。具有生長快、個體大、產量高、食性廣、易飼養、肉質白嫩、無肌間小剌、利于加工等優點。當年苗種經一年飼養可長至500—800克,次年可長到1500—2000克,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
據了解,鯰魚是世界上發展最迅速的養殖魚類,1995年全球養殖產量僅僅1.5萬噸,2008年增長到140萬噸,2010年預計接近180萬噸,其中90%的養殖產量來自越南。而巴沙魚和楂魚則是越南鯰魚主要養殖的品種。
北京海橋市場推廣有限公司總經理樊旭兵就曾指出,越南整個國家的水產品產業結構和出口戰略,可以簡單歸納為“鯰魚戰略”。在此推動下,2009年越南出口美國鯰魚4.2萬噸,此外,歐洲則是越南鯰魚更大的市場,約占總出口量3/4。
另據報道,今年,越南水產業人士在一次業界會議上說,今年越南鯰魚出口總額預計將達到18億美元。更有人曾預測,鯰魚的全球產量將在5年后超過羅非魚,成為全球第一的養殖白肉魚類。
寧波海川水產飼料汪星燦總經理曾有在越南工作的經歷,對當地巴沙魚養殖頗為了解,據他介紹,巴沙魚養殖主要集中在湄公河三角洲,養殖池塘深度在4-5m,采用純投料的精養模式,8兩以上上市,一年可養兩造。養殖過程中病害少,甚至不需要增氧設備,流水養殖或每天換水20-30%,令人驚嘆的是,在這情況下,畝產量可達26噸/畝,與之對比羅非魚1-1.5噸/畝的產量不可同日而語。養殖成本方面,約在3元/斤左右;出肉率方面,與羅非魚對比,也具有明顯優勢,資料顯示,羅非魚出肉率為3%左右,越南鯰魚出肉率則可達40%。
在養殖難度、產量以及原料價格等多方面的因素對比下,越南鯰魚國際市場價格顯然具有了明顯優勢。
北京海橋市場推廣有限公司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越南鯰魚冷凍魚片國際市場平均價格為2.21美元/公斤,同年作為全球冷凍羅非魚片價格最低的國家,中國冷凍羅非魚國際市場平均價格為3.61美元/公斤,比前者高63%。
試養獲成功,無訂單被叫停
綜合以上的信息,或許可以有如此結論——巴沙魚在越南的養殖證明其無論從市場或是效益來看,都具有其優勢之處。
然而當筆者近日走訪瓊海地區去年的巴沙魚養殖戶時發現,不少去年養殖巴沙魚的池塘又重新開始轉為羅非魚養殖,這是什么原因?
據瓊海市羅非魚協會會長劉哲佐介紹,巴沙魚是協會去年從越南引進試養的,首年的試養也獲得了成功。在當地的傳統的羅非魚池塘內每畝放養了約5000尾/畝,經過近9個月的養殖,下半年捕獲時,畝產達4500公斤,遠高于羅非魚的畝產,而由于去年的收購價格也與羅非魚相當,所以養殖效益明顯好于羅非魚。
當地某去年養殖巴沙魚的養殖戶也告訴筆者,“巴沙魚非常容易養,不需要打增氧機,養殖過程中也基本不需要用藥”,養殖成本方面他介紹說,去年采用的是專門的巴沙魚膨化料進行養殖,餌料系數在1.2,飼料成本約在2.8元/斤。另據一些養殖者介紹,羅非魚飼料投喂巴沙魚也可,在成本方面的差別也不大。去年加工廠收購的魚價格在4.0元,可以說在如此高產的情況下,利潤還是非?捎^的。
在這種情況下,今年放棄了繼續養殖,“主要是加工廠不收了”,該養殖戶表示,去年的魚主要由通威(海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三亞遠跳水產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兩家加工廠收,而今年加工廠由于沒有這方面的訂單,不再收魚。
品種混淆,品質成掣肘
就此,筆者也聯系了通威(海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按去年的情況看,“從越南進口回來比在這邊做加工廠的成本還便宜,為什么還要做呢?”
其實,為了了解巴沙魚的市場情況,加工廠相關人員曾專門到越南考察,“去年主要也是為了做一下新產品的嘗試,簽訂了合約,以保護價收購養殖戶的魚,”但事實證明,在育種技術和加工技術上,目前國內都還無法和越南比。
“我們養出來的魚肉質偏黃,不受外國客商的青睞”,通威飼料經銷商崔偉東在收魚過程中,也接觸過養殖戶所養的巴沙魚。而作為白肉魚,肉色是判斷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上述加工廠負責人分析,這或許與當地的水環境更適宜該魚生長有關,湄公河的河水比我們的塘水還要渾濁,可是從養殖的效果來看,“我們養殖出來的巴沙魚的肉色、產量都遠遜色于越南!贝迋|則補充說,我們的養殖整個周期基本不換水,與地處湄公河的越南巴沙養殖為流水或大量換水的養殖,有很大的不同,這或許是影響品種的因素之一。
但對此,2008年底從海南定大養殖有限公司引進該魚,并于去年取得繁育實驗成功的廣東省淡水名優魚類種苗繁育中心高級工程師符云介紹,肉質偏黃是因為該魚并非為巴沙魚,而是與之非常相似的巴丁魚!鞍蜕臭~與巴丁魚的區別非常之小,僅是嘴內的舌位高低、胸鰭鰭條數目不同,養殖戶難以判斷,一些不規范的苗場正是抓住了這點,混淆品種賣給養殖戶!
海南定大養殖有限公司是在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的支持下,最早從越南引進該魚的單位,該公司的翁浩明經理也支持了符云的觀點,很多養殖者并不會區分兩者的差異。
推廣之路仍需探索
當初引進這條作為國際市場上的重要出口品種之一的魚,目的就是作為羅非魚的后備品種,翁浩明表示,“一旦羅非魚的養殖、出口遇到問題,這條魚能夠起到替代的作用!钡矝]有避諱該魚還遠未推廣開的現實,“目前該魚的苗種也是根據訂單來做,今年的量很小,只有茂名個別的養殖者。他們主要也是嘗試一下,看看這條魚在本地的需求如何!
對于該魚的前景,翁浩明表示,他也進行過了解,“目前這條魚的出口還面臨貿易方面的困難,國外客商也更傾向于向越南購買該魚!钡瑫r也指出,羅非魚的養殖中的病害頻發,如果到了羅非魚難以為繼的時候,這條魚就會迅速起來。符云則認為,目前該魚的出口還沒有加工廠愿意去做,這是阻礙它推廣開的重要原因!敖衲曛行纳暾埩恕蜕臭~規模化繁育與養殖技術示范項目’,”符云表示,目前該魚要想推廣開還有很長的路,但是越南既然可以做到那么大的市場,我們為什么不能去嘗試呢。此外,符云也指出,由于苗場每年6月份才能有種苗提供,廣東地區養殖該魚還要面臨越冬的問題,這方面苗場也在探索是否可以通過培育大規格過冬苗的方式解決。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