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漁業生產是丹東東港市農業生產的支柱產業,目前已興建了以水產品養殖為主的海防路精品漁業產業帶。以海防路為中軸,規劃了“ 一帶八區 ”的漁業產業經濟框架。即以精品漁業養殖為主體,建設了設施漁業、港灣養殖、灘涂貝類、淺海貝類、海洋捕撈、稻田漁業、淡水養殖和水產品加工等八個園區。重點發展貝類、對蝦、河蟹、經濟魚類、海蟄、梭子蟹等六個主打品種。
今年前九個月,全市中國對蝦放養面積為10.7 萬畝,日本對蝦放養面積為1.4 萬畝,河豚放養面積為2.6 萬畝,牙鲆放養面積為1.96 萬畝,文蛤放養面積為3.59 萬畝,雜色蛤放養面積為2.93 萬畝,縊蟶放養面積為2.81 萬畝,海蜇放養面積為 6.54 萬畝,海參放養面積為0.51 萬畝,梭子蟹放養面積為1.31 萬畝,毛蚶放養面積為0.55 萬畝,青蝦放養面積為0.2 萬畝,還進行了青蛤、海螺、半滑舌鰨的養殖試驗。全市畜牧業規模養殖戶達到2200 多戶,增長10%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規模戶人均收入達1.5 萬元;10 個老畜牧養殖小區完成更新改造,新建16 個畜牧養殖標準化小區。
據統計,全市新建畜牧養殖小區已投入資金3500 多萬元,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500 余人,帶動規模戶400 余戶。2006 年共引進新技術60 多項、新品種50 多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引進新品種20 個,進行新技術試驗30 余項。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