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家住湖北省當陽市玉陽辦事處三里港村一組的養魚專業戶周曰春,現年53歲,家有3人2勞。目前他擁有30畝的精養魚池和一座與他人合伙承包的幾千畝的水庫。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
青年時的周曰春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漁場當一名工人,由于工作出色被推薦到宜昌進修。回來后曾當過水產技術員,而后又一直從事水產養殖的他,可謂與水產結下了一身的緣。他發家于水產業,同時他時時也在回報于水產業。在當陽水產界比較知名的他,待人和善,對有求于他的人都熱情相迎。無論是養殖技術,還是苗種供求,只要找上了他,他既當技術員,又當信息員。他周圍十幾家養殖戶,不僅在養殖技術上得到過他的幫助,而且在資金困難時也得到過他的幫助。養了三十幾年魚的他,對水產是情有獨鐘,不離不棄。在90年代末,當陽有一批靠魚池精養發家致富的水產人興起了水庫開發養殖熱,紛紛放棄了本地發家的精養池,到外地搶水庫資源。頭腦精明的他也加入了這個挖金的行列,但是他不舍放棄這片曾經讓他發家的魚池,留下妻子一人留守,自己辛苦地兩地奔波忙碌。同時他也獲得了旱澇保收的效益。因為水庫養殖與魚池養殖各有利弊,魚池養殖規模小,投資少,雖然養殖風險大,但市場風險小。而水庫養殖規模大,投資大,雖然收益大,但市場風險也大。通過他這樣權衡利弊,他最終選擇了“前方有陣地,后方留有余地”的戰略方案,使他在水產這塊肥沃的產業上游刃有余。現在不少人佩服他的抉擇。同時他的精明,他的專業帶動了一批養殖戶走向更成熟、更精明、更專業的道路。我想,這就是他作為一個水產人,對水產業的最大貢獻。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