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企業家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文兒
獲獎理由:
身為挪威華人,袁文兒大膽引入目前全球最先進、也最成功的挪威的水產選育體系,改造國內傳統的水產品種選育,以一己信念,十年最終守得云開見月明。中國最大的羅非魚種苗企業,會給行業帶來什么,值得期待。
專家票數 網投與手機短信票數
票數 1 13384
總得分 45.2
袁文兒全家福(受訪者供圖)
《農財寶典》記者 孫歲寒
他的經歷可用“傳奇”來形容:2歲喪母,6歲從浙江老家去香港,15歲懷揣50美元獨自到荷蘭,18歲在當地自己開飯店,后來輾轉葡萄牙、比利時,最后到了挪威。在挪威開飯店起家,1986年開辦了著名的“首相餐廳”,被挪威媒體稱為“飯店皇帝”。
1992年,他破產了。但不久之后東山再起,開辦了歐洲第一個購物網,建立起覆蓋北歐地區的網上畫廊。同時,他還投資國內時裝、水產、影視等行業。
他就是袁文兒,不斷地演繹著華人在海外奮斗的故事。他是2011中國水產業風云榜“年度企業家”,國內最大的羅非魚種苗企業董事長。
由于袁文兒低調的性格,國內水產業中和他相熟的人并不多,但這并不妨礙他創立的海南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路),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打造國內最大羅非魚苗企業
海南省定安縣,文筆峰下,整齊劃一的魚塘、新的生產設備正在緊張施工,海南寶路的核心基地就位于此。
寶路2004年創立于廣東臺山,2006年把總部遷到海南。袁文兒最早認識羅非魚,是來自于一個挪威的老教授,對方參與了當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吉富(GIFT)羅非魚選育工作起源的項目。
袁文兒認為,中國有眾多的人口,而且水產業發展還存在很大空間,在中國做好這條魚,很有意義。
寶路的成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從一開始就遭遇了很多質疑。“國外的那一套選育方式在中國行不通”、“寶路的親本質量不行”……諸如此類的議論不少。
經營方面的風險也一直伴隨,在從臺山到海南的發展過程中,親魚丟失等問題一直存在。袁文兒對此也不避諱,他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甚至提出,雖然不開心,但是親本被偷也有好處,最起碼這些親魚還可以發揮作用,而且說明寶路的親本還是被認可的。
不斷擴大產能規模、壯大團隊,袁文兒帶領寶路按照自己的計劃在前進。2011年,寶路終于實現了盈利。正如袁文兒此前所說的,寶路在前幾年一直虧本,很多人并不理解,別人不理解的事情就不用去解釋,做就行。
而這種堅持,或許可以從其它地方找到答案,在早年創業時,袁文兒曾經無數次絕望過,但是心中始終有個信念:不能倒下,為了家人們的信任,為了讓他們生活得好一點,一定要挺住。當他準備闖蕩歐洲,他的兄長表示懷疑,父親卻說:“你看錯了,你弟弟是塊紅木,只是上面有些灰塵�!边@句話激勵了他一輩子。
現在,寶路已經在廣東省臺山市及廉江市、海南省定安縣及臨高縣共建一個科研基地和四個生產基地,總面積達2400多畝。擁有齊全的羅非魚種質基因資源庫、先進的選育技術,建有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現代化人工孵化室,是國內最大的羅非魚種苗企業。
然而袁文兒對這些不是太在意,他認為,做到第一可能是一個結果,但肯定不是目標。“我想把寶路做成水產行業的‘蘋果’,改變社會對水產養殖行業的看法�!�
持續看好羅非魚
近幾年來,羅非魚可謂命運多舛,出口形勢惡化、病害不斷……很多人斷言,羅非魚正在走向低谷。
袁文兒卻始終保持著對羅非魚的熱情,一直與世界最頂尖的科研機構及專家合作,在技術和選育方面花費了巨大的投入。僅在海南定安的基地,就不斷的投入資金進行設備改造和翻新,2011年更是新投入1000萬元建造了全新的工廠化全循環水種苗繁育設備。
寶路的員工回憶,袁文兒告訴下屬,做企業不僅僅要追求當前利益,更要追求長遠的發展,只要整個行業健康、快速發展,企業也有了長期的效益。
羅非魚在中國被稱為“第五大家魚”,經過幾十年發展,整個羅非魚產業已經成型,而且總量非常大,很難找到替代品種。但在袁文兒看來,現在整個羅非魚養殖業還是繼續處于粗放經營,種質雜亂情況泛濫,沒有更多科技投入的狀態,如果沒有行業領航者,未來仍舊會重復其它養殖品種老路,慢慢就走向衰落。從混亂中突圍,正是寶路未來的空間和努力方向。
最近幾年,高度依賴外貿的羅非魚產業很不樂觀,由于出口無序,低價搶奪訂單現象嚴重,導致行業出現逆向淘汰,而且已經影響到了幾乎整個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面對對蝦產業“從外到內”的成功轉型,怎么挽救這個行業?很多人開始探討羅非魚內銷的話題。
然而令人驚嘆的是,袁文兒從很早開始,就把目光投向了國內市場。雖然他也在浙江和廣東籌建了羅非魚加工廠,但幾年前農財寶典記者接觸到袁文兒,談到寶路的經營和規劃時,他就反復提到國內廣闊的市場空間。他認為,中國水產消費市場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國內市場比國外大得多,將來羅非魚最有潛力的市場肯定是國內。
低調為人 埋頭做事
或許是由于長年身處國外,袁文兒被行業中人了解的并不多,遠離聚光燈似乎是他的天性。有寶路的員工告訴筆者,從穿著上看,袁文兒很不像老總,他和員工之間的溝通也是“一種非常平和的態度”。
在別人說寶路虧損的時候,他說:“虧也是虧我自己的錢,我自己愿意虧,每個人做事的思維、方法不一樣,追求不一樣�!彼€說,愿意去做別人不喜歡做的事情,只要對公司發展有利,這樣可以慢慢積累,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快速發展騰飛。
謙和的外表下,流動的是充滿激情的血液。袁文兒認為,要做好現代化的養殖,必須注重種苗、營養和水質環境,目前國內這三個環節都有做得出色的企業,但是同時把這三個環節做好的就太少了,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就目前來看,各種背景成長起來的羅非魚種苗企業不少,但普遍存在一樣的瓶頸,在達到3億左右產量的程度后,往往再難突破,其中除了市場、銷售等原因外,魚苗生產“靠天吃飯”是很重要的制約因素。袁文兒堅持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工廠化全循環水種苗繁育設備,正是為了突破這一道還無人逾越的屏障。
“我做事還算是有原則性,總是覺得做任何一件事努力了、付出了,不成功也是正常的,失敗了也沒什么。”袁文兒這樣描述自己的處事風格。在羅非魚苗這個行業,惡性競爭屢見不鮮,種苗的混亂尤其嚴重。在這種情況下,袁文兒還是堅守自己的信念�!爱敃r聽說要做工廠化,我都覺得不可思議,失敗的例子太多了,但袁董始終堅定�!睂毬返囊晃桓吖苷f。
所謂術業有專攻,寶路的主業是羅非魚種苗,而且已經做到了國內第一的規模,在將來一段時間也將以此為主。袁文兒的想法是,苗種市場現在這么亂,關鍵是沒有真正的大企業,市場上需要主導企業。“專心做自己能左右的、有主動權的事情,將這些事情做好,不要每天埋怨缺乏外部環境的支持。只要我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取得了成果,大家是會看到的,外部環境也會相應改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人物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