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二月份,山東省海洋捕撈生產產情明顯差于去年同期,出海作業的漁船,大部分處于虧損狀態,少量的略有盈利或保本經營,很多作業漁船都選擇在外站錨或靠港停產。目前,全省600馬力以上漁船約有70-80 %停產,300-600馬力漁船約有80-90%停產,300馬力以下的小馬力漁船只有個別出海作業,停產率接近90%,我省海洋捕撈生產進入淡季。
部分堅持生產的大馬力漁船作業漁場主要集中在黃海中南部漁場,漁獲物主要為:鯷魚、鮐魚、小黃魚及其它雜魚,日產鯷魚為5000-10000公斤左右。小部分堅持生產的小馬力漁船則主要集中在沿岸近海生產,漁獲物主要為爬蝦、八鮹及其它底雜魚,一般單船日產量100-150公斤左右。
持有涉韓捕撈許可證在韓國專屬經濟區水域作業的漁船,生產作業情況也不及去年,主捕魚種為:鲅魚、鯧魚、鮐魚、小黃魚、鮟鱇、鲆鰈類及其它雜魚,對船日產量維持在2000公斤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
本月魚價較上月繼續下滑。魷魚價格為16元/公斤,下降11%;鮐魚價格4.6元/公斤,下降15%;鲅魚按規格大小價格分別為14-18元/公斤,價格較上月有小幅下降;花魚價格為5-10元/公斤,下降幅度較大;帶魚(中大規格)價格為20-40元/公斤,特大規格為80元/公斤;鯧魚(中大規格)價格為20-60元/公斤,較上月下降了30%。只有鳀魚價格為1.8元/公斤,較上月上漲約6%。
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高的影響,國內柴油價格也隨之上調,目前DMC燃料油價格約為8500元/噸,環比上漲1%,同比上漲8%。
從生產作業情況看,山東省春汛捕撈生產已呈現明顯的下降態勢,漁船產情普遍較差,漁民減產已成定局。主要原因,一是去年以來沿岸漁民生產受寒潮海冰影響較大,二是海洋漁業資源已嚴重衰退,鲅魚、帶魚、小黃花魚等傳統經濟魚類已形不成魚汛,致使魚群分散、捕撈減產,三是柴油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加之人工工資逐年上漲,致使捕撈成本大幅上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