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崗鎮增沙村村民黃耀生
今年49歲的黃耀生,從23歲開始就一直從事水產養殖業,至今已有26個年頭。
與往年一樣,今年黃耀生還是承包了40畝魚塘。
當記者在廣州番禺區大崗鎮增沙村村委會主任梁善明的陪同下,來到黃耀生承包的魚塘邊時,他正搖著一只小船在一口魚塘里拋撒著飼料(見圖,袁輝攝),另一口魚塘邊的飼料自動拋撒機則開著,成群成群的魚浮出水面,爭搶著吃食,黑壓壓的一片,場面很是壯觀。
黃耀生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養殖規模一直都是40畝上下,主要是養殖四大家魚,同時會混養南美白對蝦。”
記者問及近期四大家魚的銷售情況如何,黃耀生說:“去年到現在,四大家魚一般都在520元~530元/擔,最貴的時候賣到600元/擔,一年下來,平均大概在550元/擔。”
黃耀生告訴記者,他一般會購入重量為半斤左右的魚苗,生長3~4個月后,待魚苗重量達到2.5斤的時候就賣出,畝產量平均一年有3000多斤。至于成本,算上地租、魚苗、飼料、設備投入等,養魚的總成本平均每畝在9000元~10000元一年。
記者問到:“魚苗不是都很小一條的嗎?為什么選擇重量為半斤的魚作魚苗呢?”黃耀生解釋說:“購買重量為半斤的魚作魚苗,一是可以大大縮短魚的養殖周期,這樣,我一年至少可以收獲五六批魚;二是存活率高,有效地降低了風險,提高了產量。”
20多年的養魚生涯,黃耀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說:“現在開始接下來的幾個月都是魚蝦多病害的季節,因為4~9月份的天氣比較反常,不穩定,加上夏季氣溫高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魚蝦容易出現腸胃病,所以這幾個月對魚塘要勤加消毒,多增氧等。”
除了養殖四大家魚,黃耀生還在魚塘里喂養了南美白對蝦,他說:“養蝦并不是為了盈利,主要是為了在魚塘里進行混養,因為混養比單一養殖能有效地減少魚蝦的病害,降低發病率,相對來說,安全性高,只是產量會稍微比單一養殖低一點。”
黃耀生說,去年蝦的價錢普遍在13元/斤,最貴的時候也就20元/斤。而蝦的成本每年在1.3萬元/畝,為了節約成本,所以一年只養兩批蝦,因為除了3月~10月之外,其他月份的氣溫都比較低,不適宜養蝦,要是真的要養,那就得在魚塘搭建大棚,給蝦建造溫室,但是這樣一來,成本就高出了很多,劃不來;另外,這樣子混養,沒有單一養殖的產量高,因此蝦的產量也不會很高,年產量少的時候大約500斤/畝,最多的時候可達2000斤/畝,年平均畝產1000斤左右。若按照去年普遍價格13元/斤來算,要畝產1000斤,才能剛好收支平衡,若產量1000斤,那就要虧本,產量1000斤,才有利潤可言。
黃耀生的魚蝦都是批發商直接到地里進行收購,主要銷往珠三角及周邊等地。
把養蝦按照收支平衡的情況來看,記者保守算了下黃耀生養魚的效益,魚的價格以520元/擔,產量為3000斤/畝,共40畝魚塘,除去養魚的成本,那么黃耀生養魚一年的純利至少有20萬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人物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