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首次出海本想著滿載而歸,沒想到最后還是失望而回。”5日下午2時許,剛剛將船停靠在山東威海市文登市澤庫鎮(zhèn)前島碼頭的船主侯先生失望地告訴記者,臺風一過,他就迫不及待地出海,打算“撈上一筆”,可一趟下來,只捕撈上來總共10多斤海貨,賣了85元。
“此次出海,我這艘12馬力的小船光油錢就花了60多元,幸虧沒雇船員,要不然這趟下來賠大了。”侯先生說,首次出海看到收成這么不好,他也不打算再出去了,等9月份大批漁船集中開海時再出去看看。
8月1日12時起,文登的170余艘刺網漁船可以出海捕撈了。受臺風“蘇拉”和“達維”的影響,當日開海后漁船集體“趴窩”。8月5日,臺風過后,記者采訪澤庫鎮(zhèn)、小觀鎮(zhèn)等沿海鄉(xiāng)鎮(zhèn)漁民了解到,盡管今年刺網漁船提前一個月開捕,但近海漁業(yè)資源不佳,擔心出海仍賠本,五成以上的漁船仍窩在家里不出海。
5日下午,小觀鎮(zhèn)的船主蔡先生首次出海回來。當日,他捕獲了鲅魚、黃花魚等20多斤鮮魚,但兩名船員雇工費每天得100多元錢,扣除油錢,一趟算下來也就收入百八十元錢。他打算再出去兩趟看看收成,不好的話就提前收網。
當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出海的刺網漁船不足半數,這些漁民普遍反映近海漁業(yè)資源不佳,出海收成較差,有的甚至還賠本。相比出海捕魚,多數漁民更熱衷于捕撈今年旺發(fā)的海蜇,但由于近幾日海蜇資源也不盡人意,捕撈回來的綿蜇不多,他們往后也不打算天天出海了。
8月6日中午,記者在文登河南水產品市場看到,每個攤位前售賣的海產品基本都是冷凍魚,幾乎難覓新鮮海魚的蹤影。攤販于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刺網漁船可以下海捕撈了,但出海漁船少,根本進不到貨,他售賣的還是凍魚和養(yǎng)殖魚。“今天總共就收了20來斤新鮮海貨,一早就被飯店老板搶光了。”攤販王女士表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僅有少量新鮮海貨,且價格比冷凍魚每斤貴3元左右。
澤庫鎮(zhèn)的船主侯國禮表示,聽周圍船主普遍反映收成不好,自己的船這個月干脆就不打算出去了。天氣這么熱,出海一趟遭了不少罪,捕撈回來那點海貨,扣除費用,非但不賺錢有時反而賠錢,索性不出去折騰了。采訪中,不少刺網漁船船主表示,小船只能在附近海域活動,而近海漁業(yè)資源較少,并且早晨出海,一般當天下午就得靠岸,捕撈時間有限,再加上刺網主要捕撈海面上的魚類,根本撈不到多少海貨,因此寧愿窩在家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