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9月7日,頂著“秋老虎”的烈日,盤錦光合蟹業公司黨委書記李曉東與技術人員一道,再次來到大洼縣三角洲開發區農戶的養殖池塘邊,抽樣查看成蟹長勢。“編筐編簍,全在收口。這個時候更要加大力度監測水質,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蟹農有個好收成。”李曉東一邊查看蟹情,一邊細心地叮囑著身邊的技術人員。
出生于農村的李曉東畢業回鄉后便扎根在農業科研生產和科技普及第一線。近30年來,他刻苦鉆研、兢兢業業,把所有精力都傾注在了水產業科技創新和為民技術服務事業上,鄉親們也送給他一個響亮的稱號———“蟹王”。
1990年,伴著汗水與淚水,李曉東成功填補了中國河蟹生態育苗空白;1991年,他與科研團隊創造的“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稻蟹共生”生態養殖模式,使中國水稻種植實現歷史性突破;他所著的《稻田養蟹》和《中華絨螯蟹育苗與養殖關鍵技術應用》填補了世界空白;他主持試驗的河蟹新品種選育及育苗養殖、海蜇育苗養殖、灘涂貝類增養殖等重大水產課題,其中有20余項轉化為通過鑒定的科技成果,其中“光合1號”成為我國第一個河蟹新品種。
李曉東1999年創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公司以“產生態精品,福萬戶千家”為使命,通過新品種、新技術推廣,采用訂單農業經營模式,售前售后全方位服務,從多個方面確保了農戶的利益不受損害并實現穩步增長。多年來,公司共出資3.2億元回收加盟農戶扣蟹1500萬公斤,累計為農民讓利1700多萬元。如今,這種“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已成為農民致富的“黃金通道”。
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杰出農民、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遼寧省道德模范、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黨的十八大代表……榮譽面前,李曉東依舊執著:“我將堅守在農業生產第一線,不斷創新科技成果,把它作為獻給廣大農民最好的物質和精神食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