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針對美國將征收對蝦出口國補償稅事件有兩項最新情況。第一,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已批準美國商務部關于重新啟動對中國蝦反傾銷稅進行行政復審的請求。此次行政復審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重又開啟是因為有一家中國企業的欺詐行為被揭露出來。第二,美方重新評估征收補償稅的條件、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來自律師的不同觀點。同時公布了簽署宣誓書的加工商名單及訴訟所涉對蝦產品。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的決議賦予了商務部對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產品征收補貼稅和反傾銷稅的權利。這一舉措增加了對中國和越南出口商征收補償稅的風險,因按以往的實際情況,要從現有的反傾銷規定中扣除部分補償稅。
海外的政府紛紛行動起來,抵制美國征收對蝦補償稅的主張。其中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具有豐富的經驗可與美國補貼調查進行多方面的抗辯。如果企業并未獲得補貼,或補貼并未針對特定產業,則補貼的說法不成立,那么反補貼調查將會十分簡單。舉例來說,美國對研究與發展稅的減免就是針對所有行業的,不應該算作補貼。但同時,如果是對海灣蝦生產商特定的減稅行為就是補貼。目前,各國政府對漁業采用的各種補貼中,都不會對養殖蝦造成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