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英國《自然》雜志報道,印度生態工程師發現,在沖淡的人尿中生長的浮游生物,比那些在其它富含氮的環境中生長的浮游生物繁殖速度更快,人尿有可能為用于養魚場飼料的浮游生物提供豐富營養。
印度卡利亞尼大學的巴拉·比哈里·賈納及其同事將取自尿池的人尿同地下水混在一起,接著將浮游生物——微型裸腹(Moinamicrura)放入其中。這種浮游生物經常被用于喂養商業養魚場的魚苗。他們還嘗試在牛尿、家禽糞便、牛糞等各種混合物中培育浮游生物,所有這些肥料一般用于貧困地區的養魚場。通常,取來半升尿或半公斤糞便,加入4500升的水,為這些買不起化肥的養魚場的小魚苗提供豐富的營養。
研究人員發現,浸泡在人尿中的浮游生物要比浸泡在其它容器中的浮游生物起碼提前四天開始繁殖,且壽命更長,繁殖物更多。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生態工程學》(EcologicalEngineering)雜志上。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環境生物化學家斯蒂芬·史密斯說:“人尿是一種穩定的液體,含有頗有價值的營養物。如果它能為浮游生物的生長提供適當的化學環境,我們為何不將它用于這個方面?”
印度研究小組稱,人尿含有高濃度氮化合物,氮化合物可迅速降解,釋放氨基酸和礦物質,為藻類生長提供營養,而浮游生物就是以藻類為食。賈納說:“我們認為這種營養物的快速釋放誘使浮游生物快速繁殖。”浮游生物魚食培育在全球是一個數十億美元的龐大產業,可以起到數百萬噸化肥的作用。與化肥相比,人尿既廉價,又環保,不失為一個替代這種肥料的好辦法。
人尿的使用還減少了超營養作用(eutrophication),在這一過程中,肥料不斷沖刷土地,造成海洋湖泊中浮游生物的繁殖遭到破壞。史密斯說:“我們需要確認諸如此類的廢物和廢水的新用法和替代用法。我唯一的擔憂來自健康人群的尿,因為不清楚他們是否正在進行藥物治療,或服用抗生素,而這些藥物會隨同尿液排泄出去。”
而賈納也說:“我們迄今尚未在裝有人尿的容器中生長的浮游生物中發現任何疾病或變異,但我們正在從中尋找激素殘余物和抗生素,確保萬無一失。”人尿還具有作為農業肥料的潛力。針對這種做法可行性和安全性的研究表明,人尿是可以接受的替代化肥的方法,只不過出于對疾病傳播和人類食物鏈中抗生素和激素循環的擔心,這一過程才受到阻礙。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