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近日發生食河豚中毒事件,據參與治療工作的醫生23日透露,目前此事件已經造成15人死亡,115人被送入醫院接受治療,其中一些人情況嚴重。
泰國禁小販賣河豚
據悉,這些中毒的民眾大都誤認為他們吃的是三文魚。一些小販貪圖利益而把河豚當做三文魚出售,造成嚴重后果。泰國當局在2002年已經下達禁令,禁止小販出售河豚。但是之后隨著其價格的下降,食用河豚肉在泰國又開始流行了起來。泰國首都曼谷的權威醫療機構此前已經多次提醒廣大國民謹慎食用河豚。
醫生同時呼吁民眾選購魚肉時須加倍留意,切勿購買每公斤只售30至70泰銖(約7至16元人民幣)、肥厚且無骨的白色魚肉。
進食10分鐘即發病
亞洲人嗜吃河豚,當中尤以日本為甚,但由于河豚的肝、腸和卵巢都含有劇毒,因此每年都有很多人因吃了河豚而中毒身亡。
一旦進食河豚后中毒,約10分鐘至4小時內就會發病,患者通常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口唇和舌頭亦會逐漸失去感覺,繼而全身麻痹,嚴重者可能會四肢癱瘓、呼吸困難、心臟衰竭甚至死亡。但若送治得及時,患者有機會獲救,而且能迅速康復。
毒性比老鼠藥強千倍
河豚的學名為河鲀,為恫嚇掠食者,河豚能夠將大量的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使身體膨脹數倍,故又俗稱雞泡魚或吹肚魚。
河豚體內含有可致命的河豚毒(TTX),毒素會隨河豚品種不同,分布于內臟、肌肉、血液、皮膚等身體各部位,而且毒性會隨季節有所變化。河豚毒并非河豚獨有,刺鲀、棘臀魚、藍紋章魚、芋螺以及部分種類的蠑螈都含有河豚毒。
據悉河豚毒的毒性非常劇烈,比毒老鼠的氰化物強1200倍。一條河豚體內所含的河豚毒,估計足可毒死30個成人。
“長江三鮮”之首
雖然河豚含有劇毒,但由于其肉質非常鮮味,素有中國“長江三鮮”(河豚、刀魚、鰣魚)之首美名,不少愛吃之人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都要一嘗美味的河豚肉。為免有人吃了河豚后意外中毒死亡,現時的廚師烹調河豚時都有嚴格規定。在日本,廚師必須接受過非常嚴格的訓練且領有牌照,才有資格烹調以河豚作食材的菜式。
目前醫學界仍未能提煉出針對河豚毒的解毒劑,但2003年科學家就成功利用河豚體內提取的毒素,研制出一種止痛新藥Tectin,據悉其藥力比嗎啡強約3000倍,而且好處是不會上癮,亦沒有其它副作用。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