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水貝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貝公司”)從2006年開始就進行水產物聯網的系統研發,借助于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的科研成果,該公司的水產物聯網設備在行業內處于領先的位置。今年下半年,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和水貝公司全面合作,打造漁聯網工程,在大北農澄海水產養殖基地安裝了水貝公司的水質遠程在線監測控制系統和現代漁業數字化與物聯網智能管理系統。該公司總經理魏茂春也是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記者專門就水產物聯網的現狀及發展前景等問題采訪了他。
《海洋與漁業》:使用物聯網后,水產養殖和以前有什么改變?
魏:傳統水產養殖主要是根據經驗判斷進行養殖操作,是中醫法;而使用物聯網技術后,養殖戶主要是綜合水質參數、氣象參數、水下視頻錄像、水上視頻錄像、養殖魚蝦生長周期綜合智能判斷投餌量、增氧、換水等操作,是西醫法。
傳統養殖培養技術人員時間太長,成本太高,誤判機率大;使用物聯網,水質參數可視化,經驗數據可以積累,成功的經驗可以復制。傳統養殖技術結合物聯網技術,能改變水產養殖業現狀,顛覆水產養殖模式。
《海洋與漁業》:物聯網+水產在養殖效果方面有什么優勢?
魏:用物聯網+技術和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管理操作,對養殖水體及生態條件進行監測、處理和控制,創造出最適宜養殖水產品生長的水環境,達到最快的生長速度,從而使單位水體獲得較高的產量,并降低養殖風險,減少對技術管理人員的依賴,減輕管理人員勞動強度,減少能耗,提高生產效率,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
《海洋與漁業》:目前,哪些省份使用物聯網方面比例較高?
魏:在全國,福建、山東、江蘇水產行業使用物聯網設備比較普遍,這主要得益于當地的政府在物聯網政策方面的扶持比較多,推動了物聯網技術在水產行業的運用和普及。
從我們公司的銷售情況來看,現在越來越多的養殖企業接受物聯網設備,我們公司的銷售量每年都增長100%以上,不僅國內的客戶有,國外尤其是東南亞的客戶購買的比例也很高。
通過物聯網可實時在線檢測水體溶解氧等指標
通過數字化與物聯網云服務公共平臺可實時了解并控制養殖情況
《海洋與漁業》:物聯網適合什么樣的養殖企業或養殖戶?
魏:應該說物聯網適合各種類型的養殖戶,魚類、蝦類、蟹類的養殖戶,海水和淡水的養殖戶都能使用。2014年以前主要是大企業或者是高價值的水產品養殖戶用得多,從2014年開始普通小養殖戶采購量快速上升,主要因為設備價格快速下降,普通每口池塘花費2000~6000元就可引進物聯網設備。可實現水中溶解氧和水溫在線監測,智能控制增氧機工作,輔助人工判斷投餌量、養殖區視頻遠程傳輸等,降低了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效益。
《海洋與漁業》:物聯網的核心技術是傳感器,其價格如何?
魏:傳感器價格這幾年是逐漸走低的,例如:國產的溶解氧傳感器每臺2000~6000元左右,而進口的傳感器一般為國內價格的3~5倍,而且供貨周期長,維修不方便,國內普通養殖戶難以接受。在技術上,國內傳感器技術逐漸成熟,可靠性和穩定性已經能滿足水產養殖業的需求,性能價格比優于進口產品。
《海洋與漁業》:請評價物聯網在水產行業的發展前景?
魏:今年國家倡導“互聯網+”,物聯網迎合了國家的宏觀政策;物聯網的技術最近幾年也在不斷發展,技術越來越成熟;在觀念認知上,物聯網也受到越來越多水產養殖人的認可。在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背景下,物聯網的使用將在節約人力成本、節省電費,提升單位產量、降低養殖風險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相信在未來在水產行業將會得到迅速的推廣和普及。
【相關鏈接】物聯網設備優點分析
以養殖規模池塘60畝為例,每口池塘10畝,共6口池塘。投資物聯網設備5萬元左右,將帶來以下經濟效益。
60畝塘使用物聯網后節約成本分析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