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被譽為“觀賞魚之王”、“水中活化石”、“會游泳的藝術品”,以其獨到的觀賞價值和本身被賦予的吉祥寓意,在觀賞界中始終占據著難以撼動的“王者”地位。提到錦鯉,就不得不說說被評為全國唯一的“中國錦鯉之鄉”——江門了。
江門有著300多年的鯉魚養殖歷史,錦鯉養殖的興起,不僅帶動了珠三角地區錦鯉養殖以及鑒賞的蓬勃發展,更讓錦鯉的飼料營養,成了一門獨特的學問,甚至已經區別于其他的水產飼料成了“獨立門派”。
既然錦鯉這么神奇如此“個性”,那它的養殖和營養需求,是否也如此獨樹一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兒。
3月12日,由江門市新會區新健飼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健”)舉辦的“2016錦鯉養殖技術交流促進會”在江門新會龍泉酒店如期進行,參加會議的有國內高校教授、南北各地的錦鯉行家和養殖能手,近百人參加,展開了一場干貨滿滿的錦鯉養殖交流盛會。
成立于2008年的新健,一開始是從高檔水產料以及錦鯉飼料的代加工生產做起,總經理曾黨勝從事水產養殖事業也有20余年,在跟錦鯉飼料長久的接觸之后,從2014年開始摸索錦鯉飼料的自主研發和生產,雖只歷經不到兩年的時間,但其企業品牌“鼎足”旗下的錦鯉飼料產品,經住了市場和時間的考驗,在被稱為“中國錦鯉之鄉”的江門市場中,也爭下了一席之地。對于“鼎足”這個品牌,曾黨勝總經理說到,“錦鯉文化、錦鯉流通、錦鯉養殖技術的發展便像是一尊大鼎的三個巨足,厚此薄彼,大鼎都不可能穩固地屹立。
曾黨勝總經理
曾黨勝總經理在會議的開場致辭中又一次提到“因為專一,所以專業”,這便是新健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
廣東省農科院飛禧特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立
廣東省農科院飛禧特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立從原料、輔料和載體的選擇到生產設備、工藝以及管理等方面對預混料的生產過程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副院長白東清教授
關于錦鯉的營養需求,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副院長白東清教授從營養的角度分析了營養需求對錦鯉的形態、體色的影響,“錦鯉體內的營養達到了平衡狀態,其體型才能更加流暢,錦鯉的觀賞角度一般是從上往下,因此攝入足夠的蛋白質錦鯉的背部才夠寬厚,但攝入蛋白過多也會導致脂肪堆積造成腹部肥大。”錦鯉的體色除了遺傳、內分泌等內在因素的影響,營養、飼料色素及環境等外在因素也能改變其色澤效果,因此投喂含有天然色素的餌料或者色素添加劑都是后期改變其體色的主要途徑,另外,“硬水出墨,堿水出紅”這句話也正道出了水體環境對錦鯉體色的潛在影響。
新健副總經理梁超明
新健副總經理梁超明現場解讀鼎足飼料為高品質錦鯉精心設計的營養套餐,介紹了“鼎足”飼料根據錦鯉不同階段及模式搭配的包括開口料,育成料、主食、增體、超級色揚、頂級色揚、胚芽等產品的營養套餐。
曾黨勝總經理教大家如何鑒別高品質的錦鯉飼料
天津農學院楊廣教授
“親魚培育池塘6-10畝為宜,親魚宜3-10歲,個體在60cm以上;雌雄配比1:2:3;特征明顯,健壯,體色鮮艷,色純無雜點,性腺發育良好。” 天津農學院楊廣教授講解錦鯉繁殖技術,并且提醒大家雌雄親魚在越冬前要分池養殖,不然可能流產,產卵后要及時將親魚和卵分離,防止魚卵被吃食。對于苗種的早期培育,楊教授提到剛孵出的苗開始投喂豆漿、蛋黃等開口餌料,增強其游泳能力,體長達1cm后應將魚巢取出改喂輪蟲。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主任湯保貴教授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主任湯保貴教授分享錦鯉養殖技術,對于讓很多人頭疼的寄生蟲問題,湯教授建議帶水清塘,并在清塘后施生物復合肥和有機肥進行肥水;針對鯉魚的食性,,將錦鯉與鰱魚套養也是比較好的模式,建議當歲魚種培育密度為夏花6000-7000尾/畝套養鰱魚200-300尾,并且要注意魚種消毒。
現場也來了很多養錦鯉和“玩”錦鯉的行家,會議休息的期間大家也都在熱烈地交談,這場技術交流會,其實更是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在這個錦鯉文化濃厚的地方一場別具特色的聚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