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了北方區六場對蝦養殖變革論壇后,4月26日,由中國水產頻道、《水產前沿》雜志主辦的2016年對蝦養殖變革論壇正式拉開南方區的序幕——臺山站,也是本系列論壇的第七站。與北方新興養殖區不同,南方傳統養殖區面臨環境老化,秩序混亂的問題,塘租連年下降表明對蝦養殖已經滑入低谷,而作為有悠久水產養殖歷史的臺山,究竟如何變,才能走出低谷?
臺山站論壇是由廣東君有飼料有限公司承辦、浙江富地機械有限公司、湛江海茂水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協辦,同時邀請了有近30年豐富的對蝦養殖技術經驗的廣東海洋大學杜國平老師、臺山養蝦高手羅本茂四哥、去年88口池100%成功的養蝦高手邱永廣前來授課交流。出席本次論壇的還有廣東君有飼料有限公司總裁蔣洪斌、副總裁易勇均、副總裁毛中君、副總裁鄧永斌;湛江海茂水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良、常務副總經理陳清;浙江富地機械有限公司陳磊經理、王文來經理,以及臺山、珠三角地區、海南600多名精英養殖戶前來參會。
廣東君有飼料有限公司副總裁鄧永斌在開幕詞中說到,隨著國家經濟環境進入新常態,對蝦養殖行業的改革和創新也進入新的常態,認識新常態,理解新常態,才能掌握行業命脈。面對2015年產量下降,價格下滑,養殖戶怕失敗的恐懼心理越來越重,也給2016年的對蝦養殖帶來極大的挑戰。隨著選育方向的轉變、飼料技術的創新、育苗技術的改革和養殖模式的改進,對蝦養殖業開始迎來一絲曙光,也說明只有不斷的變革創新,解放思想,開拓視野,行業才能迎來新的起點。
廣東君有飼料有限公司副總裁鄧永斌致辭
說到變革,在前6場論壇,我們重點討論了對蝦養殖中的水質、底質、蝦苗、養殖模式等問題,對于養殖中最大的生產要素——飼料,則談論得比較少,今天,我們就重點談一談對蝦飼料的困惑。
對蝦餌料的蛋白質越高越好嗎?
現在蝦農在養殖環節存在一個誤區———片面追求生長速度,不但追求生長速度快的蝦苗,還追求高蛋白飼料以期提高生長速度。在原料價格高漲時,可能會間接鼓勵廠家通過不斷壓縮配方成本的方式來滿足市場競爭要求,蝦料品質就不可避免地逐步下降。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的蝦料蛋白一直維持在38~42%的水平,如果遇到原料上漲,行情不好的年份,廠家不得不使用其它低質蛋白原料或人工蛋白替代品,這勢必會影響到飼料的質量,也損害了養殖戶自身的利益。
實際上,南美白對蝦對蛋白需求要比斑節對蝦低,特別是到了養殖中后期,對蛋白的需求要比前期低5%左右。因此有人建議,前期可以使用高蛋白飼料促生長,保健康,后期轉用低蛋白、高消化率的飼料,以減少腸道負擔和環境壓力,總的來說,優質的飼料應該具有營養均衡、精準,消化利用率高,對環境污染少的特點,這也是未來飼料業發展的方向。
加工對蝦飼料必須用面粉嗎?而且還必須是高筋面粉嗎?
廣東君有飼料有限公司總裁蔣洪斌介紹,對蝦飼料中添中面粉,主要是起粘合的作用,其次才是提供一點能量,目前而言,性價比最好的粘合劑就是面粉了。由于對蝦是抱食性的,提高粘合性有利于對蝦攝食,這是一方面考慮。但蝦對糖的利用率比較低,蝦料中只有25%左右的面粉會被消化吸收,消化不了的面粉會給蝦的肝胰腺造成較大的負擔,盡管提高糊化率有利于消化吸收,但做得好的廠家一般也只能達到60%-70%的糊化率,并且高溫制粒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現在就面臨一個問題,既然面粉主要起粘合劑的作用,且過量的面粉會影響消化吸收,那能不能通過改善加工工藝的方法,做到無面粉或少面粉添加?實際上,已經有相關的產品面世,廣東君有飼料有限公司采用常溫制粒和烘干技術,蝦料能做到無面粉添加,也意味著掀開了對蝦飼料無淀粉、常溫制粒新的一頁。
對蝦飼料的賴氨酸指標越高越好嗎?
有研究表明賴氨酸是對蝦類均需要的十種必需氨基酸之一,而在比較南美白對蝦飼料中三種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精氨酸、蛋氨酸)的重要程度中發現,賴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對白蝦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但也不是說越高就越好,優質的飼料應該是營養精準的,通過精確研究對蝦的營養需求,從而確定所需的營養成分的含量。營養過剩不但會造成浪費,還會引起一些營養性疾病。
對蝦餌料中一定要添加花生粕嗎?
花生粕具有蛋白、脂肪含量高的優點,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來源,在蝦料配方中一般添加10%-18%,但由于多是小廠壓榨,質量很不穩定,也很難監控。花生粕的粗蛋白質含量接近大豆粕,但氨基酸不平衡,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缺乏,更重要的是,花生粕極易感染霉菌,特別是黃曲霉菌,所產生的毒素會嚴重影響對蝦生長。因此,目前已經有公司有選擇性地替代花生粕,或是研發新型的吸附毒素的產品。
對蝦飼料中一定要添加蝦殼粉嗎?
蝦殼粉具有誘食性好,所含蛻殼激素能促進對蝦蛻殼等優點,但也存在鹽分高,難儲存的缺陷。盡管蝦殼粉富含蛋白質和磷、鈣等礦物質,但并沒有資料和經驗證明蝦殼粉在蝦料中必不可少。
目前,蝦殼粉的品質不是很穩定,有的公司受地域限制在貨源上也得不到保障,且蝦殼粉很容易攜帶同源性病毒,所以有的飼料公司不怎么使用蝦殼粉。
對蝦飼料全部用魚粉來加工就是最好的嗎?
有些養殖戶為了提高對蝦的生長速度,會在蝦料中額外添加高級魚粉,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南美白對蝦對蛋白要求本來就不高,利用不了的魚粉只會造成浪費,更嚴重的是消化不掉的蛋白質會污染水體,養殖戶只能又額外大量使用改底調水藥改良環境,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事實上,在國外,很多蝦料的蛋白含量并不高,也就是說魚粉的含量也不高,甚至已經做到了用藻類替代魚粉,比如挪威的三文魚飼料,已經做到魚粉含量極低的水平,但養殖效果一點也不比常規飼料差。
對蝦飼料外觀越黑就越好嗎?
養殖戶普遍有一個概念,認為顏色深的蝦料誘食性更好,蝦更喜歡吃。實際上,蝦料的顏色與加工工藝有關,經過先進的擠壓機擠壓加工的蝦料,由于加工工藝的原因,蝦料表面的顏色一般偏深,但這種深顏色只是表面的,遇水后黑色會較快退去,變成灰黃褐色,這種蝦料只要是營養均衡,一般不會影響對蝦的生長,所以不能單憑顏色指標判斷蝦料的質量。
另一個誤區,誘食性好的蝦料并不一定是好蝦料,有些蝦料投下去蝦很愛吃,但內在質量不行,不符合對蝦的生長要求,這種飼料也算不上好蝦料。
現在,南美白對蝦飼料的定位仍然延續了早期對蝦飼料的配方設計思路,其中也存在很多詬病,在對蝦行業面臨不得不變的節點,必然會倒逼飼料企業做出轉變或者更積極地尋求變革之路,近兩年出現的各種功能性飼料就體現了一個“變”的動向,中國飼料業必將書寫新的篇章。
論壇結語
回顧近幾年臺山的對蝦養殖走勢,大概可以用這樣一條曲線來勾畫:2010年,對蝦養殖興起替代鰻魚養殖-2011年,環境優良吸引大量外地蝦農涌入-2012年,塘租飆升,最高炒到3500-5000元/畝,養殖面積達17萬畝-2013年,蝦病肆虐,-2014年,摸索中前行,套養成主流-2015年,病害常態化,養殖低迷,塘租跌落到800-1200元/畝。回顧臺山對蝦產業近年的發展歷程,可謂大起大落。
臺山,曾經的鰻魚養殖重地,經歷過輝煌與落寞,而今,作為鰻魚替代品種的對蝦養殖似乎在重蹈鰻魚養殖的覆轍,我們是如何成就一個對蝦產業,又如何親手弄垮了它,歷史是如此驚人的相似,足以引起行業重視。可以說,臺山對蝦產業危機或許只能算是中國對蝦產業危機的一個縮影,眾多隱藏在行業內的詬病都可以通過臺山這面鏡子折射出來。行業在前行中,我們確實也看到從業人員所作出的改變與努力,養蝦已經不是簡單的個人謀生技能,而變成共同努力方向,就像君有的總裁蔣洪斌說的,需要大家“結伙贏未來”。我們也希望通過本次變革論壇,加強業內交流,剔除詬病,使對蝦養殖業重回理性、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來。
杜老師在會議上也淡了增氧的問題,如今“此蝦已非彼蝦”,現在養這條蝦,最關鍵就是增氧要跟上,多大的增氧能力就有多大的產量,往后,養蝦肯定是進入設備競爭的時代。一起來看看富地為養殖戶帶來哪些新型的增氧設備。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