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養兩造蝦,對于廣東、海南的養殖戶來說,是很從容的事情。而在湖北,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室外的土池想一年養兩造幾乎是不可能的。唯有通過溫棚的淡化、暫養,來延長養殖周期、提升養殖效率。
3月中旬,在仙桃彭場新樂村養殖戶李紀澤的池塘邊上,一個占地面積約600多平方米的標粗水泥池在如火如荼地搭建中,今年他要嘗試一年養兩造的養殖模式。
1斤蝦成本只需要8元多
李紀澤原本從事糧油經銷的生意,2009年在朋友介紹下,養殖南美白對蝦。這幾年,每年都有不錯的收益。他有3個池塘,其中一個2畝的作為蓄水池,另外兩個養殖池分別為9畝和4畝。為了保證水中的溶氧,他還專門給每畝配備了5個增氧氣盤。
2015年,他的13畝池塘抓了11000斤蝦,畝產達到846斤,銷售價格在22-23元/斤,產值在24.2-25.3萬元。
“養一斤蝦的成本只需要8塊多。”李紀澤跟記者算了一筆帳,他在苗種花費了1.6萬元,飼料用了6噸,約9000元/噸,合計5.4萬元,電費3000-5000元,藥品費用1.5萬元,池塘屬于自己的沒有塘租,不需要租金,在不算自己人工成本和固定投入的前提下,養殖成本在9萬元左右,一斤蝦的成本只需要8塊多。
由于需求量少,當地抓蝦并沒有像華南地區用電網一次抓完,只能通過地籠,少量多次抓。而且地籠無法把蝦徹底抓干凈,賣完蝦后還會有少部分在池塘里。李紀澤只能把水排干,徹底對池塘進行消毒,一年的養殖也就結束。
搭建溫棚,縮短養殖周期
只要把溫棚蓋好,李紀澤的水泥淡化池就能投入使用。
湖北地區土池的淡化暫養池。
在去年養殖畝產846斤后,李紀澤為了提升池塘的利用率,提升養殖效益,今年他想在湖北嘗試溫棚標苗,一年養兩造的模式。因為湖北4月溫度正常有17-18℃,但一有冷空氣襲擊,氣溫立刻會降到10℃,這樣對養蝦非常不利。
李紀澤計劃4月中中旬購進P5的蝦苗,自己進行淡化,每天淡化1.5-2格,經過10來天就能夠把13格的水淡化到跟河流的水一樣,淡化后,在池塘里暫養20多天。
“600多平方米的溫棚水泥池規劃標粗100萬尾左右的蝦苗。”李紀澤告訴《農財寶典》記者,這個新建的水泥標粗池比在土池里用彩條布搭建的標粗池面積要大一倍,可以足夠供應兩個土池使用,蝦苗在溫棚標粗池里暫養到3公分左右,即可分塘。
在池塘的硬件上,李紀澤投入不少的精力。為了能夠更好地排污,李紀澤在淡化池的中間設計了一個1平方米,漏斗形的排污口。通過流水的作用,把殘餌、糞便積聚在排污口。
在養殖內陸的養殖過程中,最擔心的就是亞硝酸鹽超標。李紀澤為了防止問題的發生,他每天都檢測亞硝酸鹽的情況,一天檢測3次。一旦發現亞硝酸鹽有超標的跡象,立刻控料,并用活菌調水。
4月19日,李紀澤預定蝦苗到場,經過6天的淡化標粗,蝦苗長到1公分,目前對蝦的長勢良好。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