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強不是蝦塘的老板,卻有著15年以上的一線養蝦經歷,他幫老板管理蝦塘養蝦,連續4年賺錢。到底有何秘訣?
30多歲的肖強人稱“強哥”,長得結實憨厚,雖然年輕,但卻有著15年以上的一線養蝦經歷,是位不折不扣的“老蝦工”。1998年開始跟著臺灣老板學習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1999年正式親自駐塘養蝦,足跡涉及深圳、惠東、汕頭、汕尾等廣東多地對蝦養殖場及高位池。四年前,肖強加盟陸豐市甲子鎮的德泰豐養殖場,創造了連續4年養蝦賺錢的記錄。
細節管理到位,技術用心總結
“我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經驗,就是凡事善于總結,細節把握到位,所有措施都要做在前頭。”在被問及如何做到連年養殖成功賺錢時,肖強如是回答。多年的養殖經歷讓肖強能夠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得益于他在每次遇到問題后的用心研究和思考,使他積累了許多“察言觀色”的本身。他總是能在水質即將發生變化,底質將要出問題,蝦吃料稍微出現異常等細微的轉變中判斷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前做好預防,避免了等出現問題后再做工作的被動。當其他人在亡羊補牢的時候,肖強卻早就做好了防患未然。
作為養殖場的總技術員,肖強對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技術細節非常用心。每天上午6點,中午12點,下午6點都要各測水一次,得出水體中的各項指標,根據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在季節變換,容易應激的天氣,更是加強監測,時刻注意變化。多年的總結讓他得出了一系列寶貴的經驗,肖強說:“我們喂料是一天4餐,蝦塘水體的pH必須確保經常保持在7.5~8.0之間,溶解氧保持在6mg/L以上,每口高位池(約1畝)必須在四個角落各配備一臺增氧機,保證水流流動,池底還必須安裝微孔增氧設備。”肖強認為除了這樣還不夠,還必須每天進行換水,水是從海里抽上來的,經過沙濾以后在蓄水池中嚴格進行消毒,此后才能使用。他還規定了不同養殖時期蝦塘的換水量:“我們的池水深1.5米,在投苗后1周內,每天換水5cm,1周后每天 10cm,30天后20cm,40天后30cm,每次換水都要緩放緩進。”
除了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其他員工也嚴格要求。養殖場分為若干區域,每個區域負責若干蝦塘,各個區域都有一名技術副手和相關工人。技術副手每天 早上6點前必須到位,測氨氮、亞硝酸鹽、pH、溶氧等指標并做好數據記錄,查看料籠觀察吃料情況及蝦的狀況,檢查增氧機是否正常開啟,巡看水色變化和吸污情況。工人根據投料、排污、守夜、電工等不同職能進行專業分工,并進行分班制,保證蝦塘24小時有人值班。肖強說:“我們對工人的要求很高, 新來的工人在還沒有開始投苗養殖的休塘階段必須都要在空池進行學習,不熟練不夠達標的工人,不允許參與到實際的生產過程當中來,必須繼續培訓直到完全熟練為止。”
大品牌、正規、穩定,是肖強對投入品的要求,各產品分類存放,井井有條。
計劃養殖,不等不博
除了對技術、管理和投入品的嚴格要求,蝦場能夠成功的重要一點就是按照計劃進行養殖。蝦場一年只養兩茬蝦, 第一茬是9月份開始投苗養至第二年 1月份開始收蝦,第二茬是2月份開始投苗養至當年5月份開始收蝦,5月至9月期間則是干塘消毒和培水。池塘周圍都打有鐵樁,水溫低時蓋上薄膜,水溫高時就撤掉。肖強介紹:“我們每次投苗時都要計算養殖周期,指定上市計劃,確保蝦在可以上市時是在價格比較好的季節。”一口塘一畝,肖強制定的投苗密度為30萬 ~32萬尾,在他們的管理模式下,成活率保持在7~8成。 通過有計劃的養殖和嚴格的規范化管理,肖強他們的蝦總是能在計算好的時間內上市。
在賣蝦的時候也嚴格按照計劃銷售,并不考慮價格是否將要漲跌,也不抱著可能過一段時間再賣賺得更多這種心理。肖強表示:“我們養的蝦成本在14~15元/斤,只要達到30~40支/斤規格,就會安排捉蝦,只要時間一到,立馬安排上市,不管當時價錢如何。”肖強認為,不管行情高低,只要蝦能養成,肯定就是賺的,區別在于賺多賺少而已,只要產量上了規模,利潤自然豐厚。
選用大品牌,擅用菌制劑
肖強對苗種、飼料、藥品的選擇要求十分嚴格,大品牌、正規、穩定,是他對投入品的選擇標準。每次投苗前,肖強都會利用蝦場配有的專業人員和設備,對蝦苗進行桃拉病毒、白斑病毒、 弧菌、抗應激能力等指標的檢測,只有達到標準的才會選擇投苗。飼料則會對其纖維素、蛋白等含量進行測定,確保質量合格的才會進行采購。藥品則是要先進行試用,用后對各項指標進行測量看是否達到要求。
肖強推崇以防為主的生態養殖模式,極少使用抗生素,對生物菌類產品非常重視。無論是調水還是抗弧菌,肖強都偏愛使用以菌抑菌的方式,對各種菌制劑新產品都樂于進行嘗試。
肖強跟記者說起他使用新產品的經歷:“去年我就曾經試用過一個抗弧菌的新產品弧菌克星,我先在一個弧菌超標的池塘測了弧菌的含量,使用一段時間后再進行測試,發現弧菌明顯降低了,大概降了70%~80%,蝦的腸道和體色也變得比較好看,于是后來便大量使用。”弧菌克星的生產廠家,北京鑫洋水產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派駐在當地的業務經理楊泳也十分佩服肖強:“其他養殖場的技術員一般都不敢貿然使用新產品,他卻不一樣,不僅敢用,而且擅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