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淡水養殖規模最大以及畜禽養殖規模也非常大的省份,湖北的飼料行業卻遭遇著沒有一家大型飼企的尷尬。隨著集團型飼企紛紛進駐,湖北本土飼企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集團型飼料企業通過自主建廠、收購、合資、租賃工廠等方式進入湖北水產料市場,是近些年來非常明顯的一個趨勢。
中國水產料銷量在50萬噸以上的集團型企業分別是通威、海大、正大、新希望六和、恒興、粵海。前四家已先后進入湖北市場多年,2015年水產銷量占比約40%-50%。這四家企業還不斷加大對該市場的投入,通威、海大分別建有5家與6家工廠。多年來側重于蝦料的恒興已于2012年進入湖北。之前還沒有到湖北布局生產基地的粵海飼料集團,攜資本布局華中、華東市場的目標早已明確,近期業內也有傳聞稱,粵海首家湖北工廠的合作對象據稱是宜昌陽光飼料有限責任公司。這樣看來,大型水產料企業集團實際已經全部進入湖北市場。
此外,作為一家以食品加工為特色的上市企業——百洋股份,近些年大力發展飼料產業,也于2014年進入湖北市場。
除了大型水產飼料集團進入湖北,不少畜禽料企業集團都加大對湖北水產料市場的投入。部分畜禽料企業集團發力水產料市場是一個全國趨勢,作為全國三大主要的水產料市場,湖北自然是其投資重點。
大北農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據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華中創業事業部總經理周加學介紹,該公司2011年在湖北只有大約3000噸水產料銷量,2015年已達2萬噸。此外,特驅、安佑等畜禽料企業也先后進入湖北市場,都有生產并銷售水產料。
央企也不例外。中糧、中紡等央企都后進入湖北市場。中糧集團目前在湖北有3家企業生產飼料,都是在2010年后建成的,中紡集團第一包飼料就是由中紡農業湖北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28日生產出來的。
記者還發現,一家以新能源為主業的中興能源(湖北)有限公司,跨界做農業,進入糧食、糧油、水產品養殖、銷售與飼料等領域。該公司于2013年與岳陽市新宏飼料有限公司等聯合在洪湖成立了中興生物飼料(湖北)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專注于水產料,投資1.2億 ,年產能達30萬噸,而且重點推膨化料。
附表:集團型企業近5年布局湖北情況一覽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