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先生于2016年12月14日舉辦的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的演講)
《人民日報》頭版有一個社論,叫《新方位》,對中國經濟的格局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辦提出了一些新的考量。
是的,今天中國經濟面臨著新的轉折,所謂“新常態,新方位”,“新”在哪里呢?過去二三十年來,中國經濟持續的以近10%的速度增長,今天面臨著一個變化,這個變化是必然的嗎?在這種變化下,我們的企業怎么辦,作為一個企業,我想結合我們的實踐,我談談我們的一些看法。
過去這20年,從格局上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改革開放初期,那個時候一切都供不應求,只要你敢投資,只要你敢創業,只要你敢發展,一般都能賺錢。因為你做什么都有人買,你做什么都有較好的溢價,這是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到了供需基本平衡了,這個時候你的規模越大,你用的人越多,你越賺錢,這就是前十年規模越做越大,中國涌現了很多世界第一,鋼鐵、水泥、電解鋁、制造業、服裝等等很多都是世界第一,這是第二階段。
現在中國的很多產品已經是世界第一了,很多的產品已經夠了,進入過剩階段,在過剩階段導致了我們不可能這樣再投資了,投資越大、規模越大,可能得到的利潤或許反而更低。這個時候,必須有一個調整,在所謂的新常態,這個新常態下怎么定位我們的方向呢?所謂的新方位,我們必須要轉型。
拿新希望集團來講,是做農業和食品業的,大概在三年前,我們的銷售差不多是一千億,我們提出是不是盡快破一千億,甚至更多。結果這三年下來,我們的規模不但沒上一千億,反而往下走了一點,為什么?因為我們發現,過去為了擴大規模,我們建了很多工廠,用了很多的人,結果有些工廠很好,有些工廠不行,平均算下來效益并不是很高。于是乎我們進行了調整,關閉了一些設備比較差、環保比較差、食品安全不太容易保證的企業,該不該關?堅決該關,因為已經過剩了,因為我們比較了一下,我們在所有的企業里面,幾百個企業里面,其中有的企業很好,從來沒虧過,有的企業在盈虧之間,有的企業一直不太好,這些不太好的企業以前都不好,今后不太容易好,該關堅決關。
這一關,其實這也叫調整,我覺得調整挺好的,盡管我們的銷售現在從將近一千億變到了八百億上下,是有下跌,但是我覺得新的格局下利潤反而有增加。今年集團的整體利潤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能夠在今天實體經濟,利潤有較大增長這是不容易的,靠什么呢?靠調整,靠變化,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變革原來的格局。所謂格局是什么呢?拿畜牧、食品業來講,以前養豬、養雞、養鴨都是專業戶養,養的規模不是很大。現在格局不同了,因為城市農民進城打工,一般一年四萬塊收入,甚至更高。你在農村養豬、養雞、種地沒有兩萬塊干不下去,但是要達到兩萬塊的純收入是不那么容易的,這個時候市場的倒逼,規模化的種植業現在呈現出來了。種幾百畝地,幾千畝地,甚至更多地的農戶、家庭農場誕生了,這是市場倒逼的結果,必須這樣。因為一個家庭種十幾畝地,無論如何賺不了太多,只能規模化,集中、集中,國家也有政策,允許你通過流轉做大規模,這成為了一種趨勢。
過去這兩三年,是中國農村規模化發展最快的時候,土地不斷的集中。拿畜牧業、養殖業來講更是這樣。原來你養100只雞是養雞大戶,現在養100只雞一點價值都沒有,為什么?一般養1只雞賺2塊錢,養100只雞賺多少錢?200塊錢、400塊錢,一年才賺幾百塊錢,算什么?根本不可能的,要養多少只雞呢?養10萬只雞,一只雞賺2塊錢,20萬塊錢,有可能,至少要3萬只、5萬只以上的規模。規模化的養殖已經開始了,種植業是這樣,養殖業是這樣,養豬也是這樣的。養10萬只雞、5萬只雞,那就是家庭農場。而農場對于種源有考量,對飼料有考量,對金融手段支持、防病治病有要求、對食品安全有要求、對環境保護有要求,在這種格局下,普通的農民朋友很難,因為他沒有這樣的技術,他請不起博士,沒有這樣的種源,沒有這樣的金融支持,怎么辦呢?
為了適應這種形勢,這幾年我們推出了畜牧業大變革,我們推出“禽旺養殖模式”,我們動員這些家庭農場做得好的人,你來當合伙人,跟大企業合作,怎么合作法呢?我們集團提供種苗、育苗、飼料、防病治病、動物保健、市場和金融的服務,我們成立擔保公司,我們的擔保公司這幾年下來已經擔保了數百億了,這樣來幫助、支持農業產業的發展。
第二,找了一些家庭農場的年輕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你們來當合伙人,我們捆綁在一塊兒。他們有不同的層級,有40%,或者更多一些股權,他還當老板,他當老板以后,在一個區域帶動100個養雞場,50個養雞場,每個養雞場養5萬只、10萬只,這個時候他是老板了,他有40%的股權,下面的養雞場聯合行動,這種叫公司、家庭農場、合作經濟組織這三位一體的組合,形成了新的發展的方向,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技術有保證,資金有保證,我們的標準很高,我們的環境保護有保證,我們的糞便處理能夠處理,同時,我們市場統一的銷售,禽的養殖周期、價格波動也有極大的提升,我覺得這種新的模式。
今天我們在全國推廣這樣的模式,很多公司內部的經理人愿意來當這樣的合伙人的經理,外部很多人也愿意參與到這里面當合伙人的經理,進行規模養殖,一個養殖場,一個區域養殖場可以養五千萬只雞,按照這樣的模式,就是把農民的利益,合伙人的利益,公司的利益結合起來,各做各的事,這就叫分工合作,這就是今天農村正在發生的事。農村的養殖業是這樣,種植業是這樣,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就是在新格局下新的方位。這是我講的一個事。
第二件事,我要講一講關于金融,大家都知道,過去的銀行叫“二八定律”,所謂的“二八定律”,就是20%的大客戶,為他提供最好的服務,這20%的大客戶能夠給銀行帶來80%的收益,并且拉動國家80%的經濟建設,過去就是這樣的。所有的大銀行都是這樣做過來的。但是今天不一樣了,80%的群體,這80%的群體是什么人呢?小微企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企業,還有很多中產階級的人士,還有正在崛起的富裕起來的老百姓,他們得到的服務是不夠的。我們的銀行在轉型,從20%的服務轉向80%的服務,這個轉型難啊,因為幾千,上萬的網點已經有了,網點成本非常高,有十萬人,幾十萬人,轉型成本也非常高,盡管轉型很大,因為船大了很難調頭,當初設計的時候是為“二”服務的,“八”的服務是不夠的。所以有沒有可能創造一些新的金融機構,來為“八”服務呢?完全可能。馬云這樣做了,網商銀行這樣做了,騰訊這樣做了,他們創建的互聯網銀行,為這80%的長尾人群提供價值,提供服務,做得非常好。當然有人說了,因為他們背后有巨大的交易量,巨大的平臺,巨大的數據量,能夠做得好。是的,他們背后有巨大的平臺,巨大的流量,能夠做得好。
有沒有可能沒有這種巨大平臺的情況下還能做得好呢?我認為,他們有巨大的平臺,巨大的數據是優勢,但是某種角度上也是劣勢,因為他們也非常大了,有沒有可能組建一個完全嶄新的銀行,一切都按照輕的方式來做呢?我們想做一個嘗試。
半年以前,銀監會批準我們組建新一代互聯網銀行,這是銀監會批準的第三家互聯網銀行,不出意外的話,年底我們這個銀行將會獲得批準,要開業,完全按照這種嶄新的目標來定制的。1、堅定地為80%的群體服務;2、只有一個網點,不要開那么多網點;3、這些員工不是天天去拉客戶的,不是天天去吃飯的,跟客戶溝通的這些。
這些員工是什么呢?一半以上是IT工程師,都是各個大學,北京、美國有實踐經驗的IT工程師;二是互聯網從業人員,這些精英;三是金融行業的年輕的,有創意的年輕群體。差不多200位員工,現在已經基本到位了,我看了看,非常漂亮,我都沒想到來了這么多優秀的人,平均年齡30歲上下,可能還不到,就是這樣的群體。差不多半年的準備工作,我們的軟件、硬件、大數據的后臺、風控體系、防欺詐體系幾乎都到位了,我們經過了模擬,我們做了一個測算,非常的漂亮。我們的目標,我們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你自己的手機掃一掃你的臉,一秒鐘,大概幾分鐘之內,就會告訴你你有多少授信,能貸多少款,如果愿意的話再一點,錢馬上到位,就這樣做。現在的大數據,現在的云計算,現在的分析能力做到了這一點,能做到這一點背后是什么呢?背后是每個人你的日常所作所為,你的誠信,你的消費習慣,你的誠信記錄,你的方方面面都會有紀錄。通過這樣的記錄,我們聯合起來做這樣的事,現在已經基本成熟了,我們就要做這樣的銀行,普惠制的,長尾人群的,服務80%的人的銀行。
第二,我們要做一個投貸聯動的體系。現在很多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企業,他們歷史才一年或者兩年,沒有三年的報表,沒有固定資產,沒有盈利的記錄,傳統的銀行很難給他們貸款,但是他們確實不錯。我剛從另外一個會場過來,是一個創業的群體,徐小平先生在那兒,他是創業投資最牛的一個人了。在座的一千多位創業家,徐小平敢給你投一千塊,我敢給你貸五百塊,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他要是敢給你貸一千萬,我敢給你貸五百萬。為什么能夠做到這樣呢?因為像徐小平這樣的投資人士他們很精明的,他知道你的價值,他敢給你貸一千萬,意味著過了他的關。這個時候我們再進行風控的時候要看這一點,這是所有銀行都做不到的,美國的硅谷銀行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可以把投和貸結合,結合起來整合成一個新的格局,我們要做平臺的金融。
今天大家都說P2P互聯網金融發展得很火,很瘋,去年不得了,但是另一方面,很多監管的問題,很多欺詐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存在。監管部門出臺了新的政策,對他們有約束,我覺得這是對的,因為不約束的話要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有牌的銀行,我們有互聯網的屬性,我們能不能幫助他們解決這些既不規范,又沒有牌照的問題呢?我覺得完全可能。
最近我們就在全國范圍內,在篩選這些做得最好的,有誠信的P2P的優秀的企業,經過這次整頓,整治以后,一定能夠活下來的企業,我們跟他們形成一個聯合體,讓我們的銀行做這樣一件事,我覺得這樣一件事大有前景,這是未來為80%的群體服務的新型的金融機構,我們要做這樣的變革創新。
最近我們收購了一個華創證券,全牌照的證券公司,還要增資七八十個億,爭取到全國互聯網證券試點企業這樣的支持,我們在證券創業這方面,證券變革這方面也想做這樣類似的事。總之,我們一定要變,用新的格局來迎接新的挑戰,不管是農村養殖業、種植業我們在變,不管是金融業,我們要用新的理念,用新的辦法來做新一代的互聯網銀行的思維來推動金融的變革,我們就是這樣想,在這樣做的。
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人物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