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攜手丹麥銀行于11月2日在青島召開中國-挪威海產業合作交流高峰會。中挪兩國的設備、動保,以及養殖、加工、貿易等優秀企業代表、海產投融資企業代表等,同臺交流“養殖業發展趨勢與中挪合作展望”、“國際化與技術創新及合作”及“中國海產市場策略及未來發展展望”。
第22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同期精彩活動不斷,11月2日的中國-挪威海產業合作交流高峰會便是其中之一。此次高峰會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丹麥銀行共同舉辦,旨在推動中挪兩國海產業深入合作。參會嘉賓來自中挪從養殖、設備到加工、貿易的海產各環節上優秀企業,雙方就“養殖業發展趨勢與中挪合作展望”、“國際化與技術創新及合作”及“中國海產市場策略及未來發展展望”三個話題展開討論。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
討論正式開始前,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就“中國水產養殖業的戰略轉型”發表了一段講話,他認為,受到越發重要的內銷市場驅動和外部要求發展環境、環保的影響,中國水產養殖業會朝著以下幾個方面轉型升級:發展傳統生態養殖模式、發展工業化養殖模式、由近海向遠海轉移、農民行為轉為企業行為、和更多國家開展更廣泛的合作等等。
丹麥銀行投資銀行部副總裁宋德
中挪的深入合作便符合中國水產養殖業的轉型升級趨勢,丹麥銀行投資銀行部副總裁宋德在解讀中挪漁業跨境并購機會時也表示,中挪正進入水產養殖2.0智能化,需要交流與合作,同時,中挪都執行者嚴格的養殖條例和準則,擁有合作基礎,挪威海產行業的公司盈利非常可觀但在資本市場上估值偏低,而中國企業在這一點上可以和挪威互補,已經有中國公司進入挪威海產業,將來會有更多的跨境合作機會。
主辦方發言結束后,討論正式開始。
討論1養殖業發展趨勢與中挪合作展望
青海民澤龍羊峽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應米燕
青海民澤龍羊峽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應米燕(右三)就三文魚發表了她的看法,龍羊峽的三文魚產量占到國產的60%,市場需求也很大,但是目前遇到了瓶頸,中國能養殖三文魚的資源有限,環保壓力增大,都給中國三文魚的增長帶來很大影響。所以龍羊峽有整合國內小三文魚企業和收購國外三文魚企業的想法。她還強調,中國三文魚尚不能育種,要從國外進口,第一個環節對魚卵的把控也非常重要。龍羊峽和北歐在育種和飼料上都有合作,期待未來可以有更多的合作。
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事業總裁唐積玉
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事業總裁唐積玉(右四)在討論中說:“我們16年就和挪威合作引進了大西洋鮭,從魚卵孵化到養成都比較成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三文魚的需求在亞洲,在中國和日本,工廠化養殖、建立工業體系可以保證規模和品質,而工廠化養殖需要合作。”
另外,來自挪威的NRS首席運營官Klaus Hstlebrekke(右一)、BioMar新興市場副總裁Henrik Aarestrup(右五)都表示,自家在育種和設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可以運用到水產養殖上,但需要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同時非常注重環境影響,因此希望可以和中國這個水產大國合作。Nordlaks商務總裁Merete Kristiansen(右二)則表示今年會拓寬合作渠道,開拓更多出口區域和出口品種,并和中國或其他國家合作,實現新技術的應用和轉化。
討論2國際化與技術創新及合作
提到國際化,Aquagen全球市場拓展總監Christen Mordal說(左二):“我們專注于基因研究,已經培育了大約5億個三文魚卵,在挪威、智利孵化,種群基因研發機構則設在丹麥。”百洋產業投資集團常務執行副總裁王玲(左三)結合公司基礎情況說:“百洋的羅非魚已經形成了產業鏈,國內主要以養殖羅非魚為主,海外(如非洲)投資建了碼頭、漁船、加工廠、魚粉廠、魚糜制品廠。”廣東恒興集團國際貿易部總經理謝海(右三)也表示,恒興集團打造了羅非魚的完善產業鏈,并在很多方面達到了國際化的標準,可以在其他國家推廣,比如和埃及合作的漁業產業園。
在合作上,龍口中集來福士總經理郭福元(左四)表示,遠洋捕撈已經到了瓶頸,企業完全可以整合資源,做到挪威養殖、反饋中國。Ocean Aquafarms董事總經理Stephen Adshead(右二)說他們已經在在中國擴大了業務,將挪威的技術引到中國工業化用于養殖不同的魚。王勇強(右一)副總經理所屬的日照萬澤豐漁業是率先運用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的公司之一,他表示,這項工程需要多方面的考察和交流,非常希望能和相關企業合作,得到多方面的支持。
討論3中國海產市場策略及未來發展展望
來自挪威的Bravo Seafood CEO Karl Myklebust(左三)表示非常看好中國市場,認為電商渠道對三文魚的銷量增加起到了很大作用。挪威海產局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總監畢思明(左五)則認為電商不是萬全的,雖然現在在中國很火爆,但是食品的服務占了很重的地位。對于電商,國聯水產董事會秘書易絢文(右二)認為,電商不賺錢但是對打造品牌有很大幫助,國聯在調整下游渠道后取得了一定收獲,今年預計銷售額可比去年增長十億。永輝超市云創戰略合伙人林創研(右一)則提到了新零售店鋪對三文魚銷量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并會繼續在中國發展新業態。
說到產品品類選擇,張志剛副董事長(右三)所屬的青島國星食品兩個主要品種,阿拉斯加鱈魚和北極甜蝦都是進口海產品,隨著消費升級,高端海產品銷量提升,再進行全渠道布局之后,青島國星食品專做進口海產品的品牌海買在業界建立了一定影響。江蘇中洋集團董事長錢曉明(左四)則在產品上提出了一個觀點,可以關注小眾品類,如中洋的河鲀及其他珍稀魚類,另外,中洋在打造全品類和全產業鏈上下了很大功夫。越來越多的海產品企業都越來越關注下游的建設。
佳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功棟
會上,佳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功棟對中國水產行業的趨勢和機遇的看法也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消費結構調整,中高端產品占據了一定市場,未來五年,消費總量的81%都來自于中產或者富裕階級。進口海鮮迅猛增長,快速進入國人餐桌,銀鱈魚的進口量六年翻了13倍,北美海鮮出口中國的總量12年里增長了5倍。生鮮農產品在傳統農貿流通的比例逐年下降,新零售和電商引領的渠道革命倒逼供應鏈規范和升級。但是海鮮行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產業集中度仍然較低,整合空間巨大,中國雖存在巨大機會的萬億市場,但缺乏行業領袖。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