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云南省農業廳漁業處:云南省創匯漁業在“十一五”期間提出了大力發展羅非魚產業化經營的思路,形成南部羅非魚生產加工優勢產業帶;鞏固和擴大銀魚及小型魚類的加工出口創匯,形成以滇中湖群為主的銀魚優勢產業帶;培殖以鮭鱒為主要品種的冷水性魚類加工。通過分類指導,計劃到2010年,培殖1-2個國家名牌、3-5個省級名牌水產品,認定5家新的水產龍頭企業,使水產龍頭企業達到10個,水產品加工量提高到13萬噸,占全省水產品產量的25%,出口創匯2億美元。
——羅非魚
云南省創匯漁業提出了優先發展羅非魚產業化的發展方針,并把引進強勢龍頭企業、建設優勢出口水產品基地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把抓好羅非魚的養殖加工出口作為當務之急。云南新海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水產品深加工企業,注冊資金800萬元,計劃總投資1.2億元建設水產品加工廠,分兩期建設,建成4條生產線,年加工能力10000噸,加工內容為羅非魚生魚片、魚粉、魚油及部分農產品。羅平縣云南新海豐食品有限公司羅非魚加工廠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目前,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10月已出口第一個貨柜,全年加工羅非魚生魚片4000噸,成品1500噸,出口46個貨柜(32噸一個貨柜),該公司投產后銷售收入可達3億元。另一龍頭企業鷺業水產已和勐海縣達成協議建設千畝羅非魚良種場,解決種源問題,在此基礎上建設加工廠。在思茅、版納、德宏等三個州市和漫灣、大朝山、小灣、萬峰湖、百色樞紐富寧庫區等電站庫區為羅非魚優質開發區,打造羅非魚優勢產業帶。目前,羅平萬峰湖庫區發展無公害養殖羅非魚網箱4060個,產量可達10000噸以上,保證加工廠的原料供應。
——冷水性魚類的發展
到2007年10月,鮭鱒魚養殖面積達395畝,養殖產量達2760噸,加工產量42.2噸。在滇西北、滇東北區域的冷涼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大力發展以鮭鱒為主導產品的冷水性魚類養殖、加工、出口,2010年,力爭養殖產量達到1萬噸。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捕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