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水產網:今年以來,新疆利用獨特的資源優勢,圍繞“名特優”做文章,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漁業產業,預計全區水產品產量將達到8.8萬噸,比去年增長6%,漁民收入穩步增長。
今年漁業的主要特點是各地特色化更加明顯,如博州開展賽里木湖高白鮭、三文魚以及艾比湖河蟹、蝦類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巴州則大力發展水利漁業,河鱸、羅非魚、河蟹養殖已具備一定規模;伊犁推行的設施漁業養殖黃金鱸、鱘魚等也給當地漁業養殖戶帶來了不小的收益。此外,昌吉的白斑狗魚、哈密的加州鱸、阿勒泰的貝加爾雅羅魚等特有經濟魚類,也使名特優水產養殖取得顯著成效。
目前新疆已經創建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3個、冷水養殖基地8個。并先后建成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9個。今年以來已投放魚苗4000萬尾以上,為明年漁業做好了準備。
自治區水產局局長古力努•阿不都熱扎克告訴記者,今年末,明年初新疆將進一步強化對水產品生產環節、魚用藥品的監管,同時利用季節,大力開展健康養殖技術的培訓及漁業行政執法的培訓工作,確保新疆漁業進一步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捕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