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村網:英國《獨立報》撰文說,在2007年度一些物種過得十分艱難,而在這些不幸的動物中最不幸水生生物是:
美洲鰻
那些美洲鰻到哪兒去了?作為倫敦菜的代表菜式之一,現在卻很難找到了--東英格蘭的各大河流一度曾是世界上美洲鰻最大的產地,自上世紀70年代至今產量已經下降了95%。這一情況不僅發生在美洲鰻身上,生存在該地區的水獺和麻鴉等珍稀動物也面臨這一危機。
過去的數年中,美洲鰻就不再從它們在西大西洋的產卵地光顧英國河流了,沒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如果逆流而上進入河流,它們會遇到重重阻礙,道道堰壩,但從前它們仍然喜歡來這兒,盡管據說會有一種寄生蟲侵襲其魚膘。現在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洋洋流改變造成的。現在只有人造衛星才能跟蹤測定美洲鰻的行蹤了。
駝背鯨
人類發現,駝背鯨的叫聲對某些疾病具有治療作用,這一身形巨大、對人類友好的鯨類聚居地也成為游客的向往之處,帶來豐厚可觀的旅游收入。日本政府卻不顧世界各地的反對之聲,堅持恢復捕鯨行為。
2007年11月,日本一支捕鯨船隊開赴南太平洋水域,受命捕獵1000頭鯨,包括50頭駝背鯨。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一直在利用國際鯨類保護法中的漏洞該法允許某個國家獵殺一兩頭鯨用作科學研究。自1986年至今,日本已經用魚叉捕獲了7656頭小須鯨,僅去年一年就有1234頭。同時它還重新開始獵殺已被正式列為瀕危物種的長須鯨,鯨肉及其它鯨類制品在市場上公開銷售。
日本政府宣稱,駝背鯨的數量已經恢復至可以捕殺的程度,這一觀點尚有待爭論,因為駝背鯨屬于組織密切的群居動物,哪怕鯨群中死一頭鯨都有可能影響整個鯨群的結構和生活。多年以前,彼得.斯科特曾經指出,鯨類是地球上最容易保護的動物,人類只要不再捕殺就行,但現在看來,還有待進一步努力。
白鰭豚
長相奇特的白鰭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物種之一,是2000萬年前從其它海豚中分離出來的大家族中碩果僅存的一員。它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長江之中,但人類最后一次親眼見過它還是在四年以前,直至2007年宣布其滅絕。這個壞消息也許不甚準確,因為有人曾在2007年8月目擊類似白鰭豚的動物出現,并有錄像為證。然而,科學家認為,即使仍有極少數的個別白暨豚存活在世,作為一個物種,它已“從功能上滅絕了”。白鰭豚是五十年來第一種被宣布在全球范圍內滅絕的大型哺乳類動物。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