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由于匯率及飲食生活的改變,韓國的水產品進口持續增加,去年韓國水產品的貿易赤字規模比前年增長了21%。
根據韓國海洋水產部近日發表的“2005年水產品進出口情況”數據,去年韓國水產品出口額比前年減少7%,為11.93億美元,而進口額則達到23.84億美元,增長5%,出現了11.91億美元的貿易赤字。
據分析,貿易赤字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占韓國出口市場60%的日本日元匯率降低,魷魚、牡蠣等水產品的出口比前年約減少了1億美元,而進口方面,黃花魚(1300萬美元,10%)、魷魚(1700萬美元,27%)等主要魚種的進口增加,使水產貿易赤字逐年增加。
去年韓國主要的出口水產品有金槍魚(2.264億美元)、魷魚(1.08億美元)、偏口魚(6700萬美元)、牡蠣(6120萬美元)、魚子醬(5647萬美元)、紫菜(5424萬美元)等,幾乎占總出口額的一半(48.1%)。
主要出口國為日本(7.41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62.1%,其次為中國(1.08億美元)、美國(8800萬美元)、新西蘭(6600萬美元)。
主要進口產品有明太魚(2.2156億美元)、蝦(1.6745億美元)、黃花魚(1.4271億美元)、帶魚(1.03億美元)、魷魚(7838萬美元)、梭子蟹(6772萬美元)、墨魚(6703萬美元),占進口總額的35.5%。
主要進口國為中國(9.36億美元),占總進口額的39.3%,其次為俄羅斯(2.7722億美元)、日本(1.7314億美元)、越南(1.6364億美元)、美國(1.5256億美元)、泰國(1.2525億美元),從這些國家進口的水產品占總進口額的76.7%。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