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新民晚報資訊:今秋東海、黃海的魚汛比往年好,加上國家實行燃油補貼,漁民的收入穩定,日子好過。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上海吳淞水產碼頭。卸貨的高潮剛剛過去,碼頭上堆滿了塑料筐里,裝著品種各異的海鮮:有壯實的梭子蟹、竹節蝦、條蝦,還有鮮紅膚色的海禿魚等。漁民費建平夫婦高興地告訴記者,今秋捕魚風調雨順,每次出海都是滿艙而歸,尤其是梭子蟹、竹節蝦的產量明顯高于往年,約增產了50%左右。再核算一下收入,扣除成本,出海一次凈利有三四萬元,這樣的好事近幾年從來沒有出現過。
據了解,今秋市郊漁民出海捕撈有三大變化,一是海上作業的秩序比往年好,基本沒有強占漁區的事情發生;二是單船捕撈產量普遍提高,這跟多年來堅持伏季休漁有關;三是國家實行漁船燃料補貼政策,每條漁船年補貼8萬元左右的燃料費。因此,一些曾經捕撈虧、本想賣船上岸的漁民又重操舊業。
漁民們表示,海上捕魚雖然風險較大,但國家關心漁民的收益,作為漁民更要安心于海洋捕撈,讓上海水產市場供應充足、品種多樣,使市民餐桌上的海鮮產品更加豐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