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生命時報 資訊:英國是個島國,水產品在膳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1996年瘋牛病爆發以來,人們對水產品更加青睞,其中海產品熱量低、蛋白質含量高,還有獨特的深海魚油及多種維生素,所以成為最受英國人歡迎的食物。
英國人消費的水產品主要來自海洋,大部分是遠洋捕撈的。近些年隨著消費量的增加,近海養殖越來越多。英國水產品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英國超過80%的家庭每月至少食用一次水產品,人均每年食用10公斤。英國銷量最大的水產品分別是鮭魚、鱈魚、金槍魚及蝦,2007年英國人購買鮭魚的支出高達6億英鎊(1英鎊約合人民幣10.51元)。英國人吃水產品的方法豐富:油炸、燒烤、烘焙、煙熏、做三明治、拌沙拉,這些都是很合英國人口味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全英國有10500家炸魚薯條店,去年共賣出2.5億份炸魚薯條,這種以魚為主要原料的食物被稱為英國的“國菜”。
如此大的水產品消費量,保證人們吃得安全就成了水產品養殖行業的首要任務。與其他食品產、供、銷各個環節一體監控不同,英國衛生部門認為,對水產品源頭的監控最為重要。因為水產養殖會對環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如會影響水質、污染環境等。所以在英國,一個養殖場想要合法經營,至少要拿到“養殖用水”、“排泄物處理”等多個許可證。
一位養殖場主告訴記者,英國人工養殖的水產品主要是鱈魚、比目魚以及牡蠣、扇貝。不論養殖哪種水產品,都要嚴格按規定選擇養殖水域。首先,養殖場的選址非常關鍵,不同魚類對海水的溫度、含鹽度、水域開闊程度、含氧量、微生物含量等要求不同。大城市及工業區附近都不能建養殖場,在海星、螃蟹多的海岸不能養貝殼類產品。其次,必須保證水體質量,養殖區域的水不能受到化學污染,要定期檢查水中的重金屬含量。同時還要保證漁業可持續發展,即使在養殖場,也只能捕撈指定數量的產品。在這樣嚴格的要求下,英國的水產品很少出現安全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